首页 > 财经 > 半年营收16亿!南极人:不生产保暖内衣,我们只卖“吊牌”

半年营收16亿!南极人:不生产保暖内衣,我们只卖“吊牌”

如果你在保暖内衣、童装、家居服等领域,看到了南极人时,请不要惊讶;当你在纸尿裤、汽车用品、足浴盆等也看到了南极人,也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南极人已经已经遍布各个领域。

根据南极电商2019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3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32.37%。曾经的四大保暖内衣品牌南极人、俞兆林、北极绒、恒源祥都在做贴牌加工业务,为何只有南极人做得如此成功?

南极人的商业模式一直不被人看好,简单来说是一种“卖吊牌”的模式,从生产端和销售端都采取授权形式,有数据显示,2018年南极电商旗下全品牌授权生产商有846家,授权经销商3427家、授权店铺4442家。

自2008年南极人转型为南极电商之后,核心业务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品牌电商版块,“南极人”品牌授权给前后两端:生产端+销售端。生产端有几百家授权供应商,销售端有上千家授权经销商,南极电商采用平台化经营,对上下游提供服务和管理。

其二是服务电商版块,针对几百家授权供应商和上千家授权经销商,提供各类电商增值服务。比如:设计服务、商品检验服务、供应链服务等。

其三是电商产业园版块,更准确一点叫“柔性供应链电子商务园区”,主要整合供应商与经销商,打造以销定产的柔性供销链,这是南极电商未来价值所在。

但在2008年转型之前,南极人代表的是高端保暖内衣品牌,在同类产品中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品牌。在南极人刚成立的十年里,先后签约葛优、徐帆、刘德华、袁咏仪、海清等一线明星,在央视等主流媒体砸下巨额广告费用,打出了全国知名度。

从结果来看,南极人销量不错,这个品牌也是被大部分人记住了。但南极人的这种模式也有弊端,从长期来看,如果仅仅靠过去积攒的口碑与情怀,但是对品质把控不严、品牌管理不善、随便授权、追究力度不够等因素是经不起透支消耗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8470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