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记人生中的第一次雪山攀爬-四姑娘山大峰

记人生中的第一次雪山攀爬-四姑娘山大峰

出发

出发前拍一张这次背的包

这次还是一如既往的跟随游侠客,下午一点半正式从 成都 文化宫出发。听说早上堵的不行,我们下午出发刚好避开了高峰,一路畅通。

第一天 四姑娘山 附近的天气并不算太好,进入巴朗山附近的时候下起了大雪

在猫鼻梁观景台合照一张,来这个观景台许多次,没有一次能目睹 四姑娘山 真容,这次也不例外。领队 荷兰 人举的旗子“缺氧也要上”完全符合我当时的心情,但是后两天的事实告诉我,高反一定要量力而行。

我们爬的两天刚好赶上了窗口期,真是老天眷顾我们。

到日隆镇的当晚没拍照片。日隆镇的海拔有3200,海拔还是有点高的,刚到的那会头有一些微痛,不过吃了晚饭就好了。晚上测了下血氧89,很正常。

日隆镇-大本营

第二天早上九点半,我们从圣山大酒店开始我们的徒步之旅,远眺 四姑娘山 大二峰,难以想象明天的此刻我已经站在山巅。

大概走了半小时,到达海子沟的入口,在拜姑脚拍了一张与四姑娘的合影,并拜了拜四姑娘,为什么要拜姑,这次旅行给我的感受是不是你去征服了雪山,而是雪山接纳了你。拜姑,当然是想让大姑娘这次接纳我们。

从海子沟入口走了大概半小时,到达锅庄坪。很直观,我们离 四姑娘山 又近了一步。

从锅庄坪到石板热爬升不大,基本平路,走了四十分到石板热休息了一下。

从石板热走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到达了最大的补给站打尖包。这里有泡面,牦牛盖饭,水卖,同时也提供住宿。这的海拔大概3600的样子,没什么反应,再测了下血氧,94,居然比昨晚还要高,可以放心往上走了。休息了大概半小时,吃了碗豪华泡面,就继续前进了。过了这就是大幅度的爬升了,所以要骑马的也可以从这骑,以保留体力次日登顶。

过了打尖包先是一段急剧爬升到半山腰,再一路沿着山腰渐缓的上升,对面的雪山也越来越近了。

山腰那段路的风十分大,吹的我赶紧穿上外套和冷帽。从山腰一直到一个小的垭口就能看到一个牌子指向大峰保护站750m,千万不要信这个牌子!!!亲测这750m可能要走一个半小时。

翻过小的垭口的路就不那么好走了,全是烂泥塘子。此时我的体力已经有些透支了(所以没有拍照),加 上海 拔已经过了4000,我的脚力已经有些跟不上了,走的飘飘晃晃。狂躁的山风让我难以呼吸,走几步就得歇一下。现在回想造成这个原因的还有可能是我过了打尖包就没再补给了,能量没有跟上,所以徒步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补充能量哦!

终于,在经历了与自己身体的一番鏖战之后抵达了BC。上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恍惚了,赶紧吃东西。此时大概是四点,大峰大本营大概海拔4300,也就是爬升了1100左右,里程12km,行走时间4小时15分,全部时间6小时30分钟。

领队和协作正在搭帐篷。

大峰BC

帐篷搭好后就进去躺着了,太阳照着帐篷里暖洋洋的,有点巴适。但是此时高反也来了,太阳穴开始疼了,头比之前都要晕了。Anyway,此时千万不能睡着,因为高反本来就是氧气不足导致的,你睡着了呼吸频率变慢,摄入的氧气含量会更低,直接导致你的血氧下降。

缓解高反的最有效的两个方法就是多吃,多喝水然后排泄,使你身体的渗透压与外界保持一致(可以简单这么理解)。所以晚饭我吃了五碗饭,喝了一碗鸡汤,一大盆的冒菜有一半被我吃了,吃到最后我都要吐了(大家不要效仿我暴饮暴食)。此时测了下血氧,75,和自己的感受一样,轻度高反。这时同行的有个老哥已经不行了,吃饭吃不下,恶心想吐。当机立断,乘马下撤到打尖包,协作在那给他腾了个床位。还有一个小伙伴此时也吐了,吐完之后他感觉好了些,就没下去。但是他的血氧当时是50多,很危险,他后面的状况我后文会提及。吃完饭太阳渐渐落了, 日照 金山 很美。

太阳一落立马冷了下来,为了多喝水缓解高反,我喝了得2l热水,不得不说反应堆烧水真的够高效。

由于天气很好,夜晚的星空银河十分壮丽,领队拍了下来。

大本营-峰顶

九点左右就进睡袋了,冷的不行,带了30个暖宝宝贴着也没什么用,温标-10的睡袋盖了冲锋衣还是冷。伴随着高反带来的头疼根本睡不着。实际情况也不能睡太死亡,原因和之前下午在帐篷里一样。迷迷糊糊十二点多才睡着

一晚上之后放在帐篷里的矿泉水已经冻成冰了。

大概两点半就被营地里的声音吵醒了,收拾了一下,穿好衣服带上雪套和冰爪。

早饭就是粥,自己带了面包,拌在了粥里,又喝了瓶ad钙,吃了块巧克力,冲顶大部分的能量储备算是完了。

墨迹了半天,四点半才真正出发,已经离第一批上去的人有一定距离了。漆黑的山间只有零星的头灯的光亮。我一路紧跟协作,不时让协作慢一点,为了跟上他。协作叫我不用紧跟他走的那么快,他会看我们的速度调节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被他人的节奏所影响。尤其是在高海拔,氧气本来就稀薄,供氧不足走起路来就很费劲,加上大量的爬升,一旦失去自己的节奏很难受。至于怎么衡量自己的节奏,听队里的大哥说心率维持在【(200-(自己的年纪))×(70%~80%)】这个范围内,当然最直观的还是自己的感受。此时昨晚吐了的小伙伴在上升的途中又吐了,没办法,他只好下撤,一路到打尖包。

由于黑灯下火什么也看不见,除了跟着协作走,不时问问他还有多久到垭口,并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还有多久要走。事实证明凌晨冲顶真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你根本看不到还有多久的路要走!当你看到,你会绝望的。

在行进了两个小时左右,天边已经出现点点微光,我们快到垭口了。

翻过垭口,就是沿着山脊走,整个地区的雪山一览无余。

山脊的路都有护栏保护,沿着前面的人走的脚印去爬不算太难,远处的幺妹峰壮丽雄伟!

走了半小时左右,到了一片平地,此时太阳已经出来了, 日照 金山 。赶快合影,然后最后冲顶。

最后冲顶的一段,坡度还是蛮大的,伴随着不断有人下撤,看着近,还是要爬很久。

终于,七点半,登顶 成功 !站上大峰的一刻,之前经历的全部都抛之脑后,完完全全被壮丽的风景所折服。

极目远眺,站在大峰顶的感受与登顶其他山不同,平时都是用“一览众山小”来形容登顶,这次可以说是“一览众山大”,而远处的那些群峰,正是接下来要实现的目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797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