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底,城市里大街小巷都会被圣诞树、圣诞老人和拉雪橇的驯鹿包围,商家也借着圣诞使出浑身解数招揽生意。当圣诞成为最时尚的流行文化时,沉浸于节日气氛的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圣诞节吗?
圣诞节其实是一个宗教节日,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辰,其实并没有文献记载耶稣的准确生日,但世界上大多数基督徒认为耶稣诞生于12月25日,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圣诞,从此延续下来慢慢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节日,圣诞节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范围,成为一种世俗的欢乐盛宴。
据圣经记载两千年前耶稣出生在圣城伯利恒一座马概中,传说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天使透过牧羊人,将耶稣来到人间拯救世人的消息传递给更多人。从此在平安夜的晚上,很多信徒就四处宣讲耶稣诞生的消息,延续成报佳音的活动。
伯利恒素有“圣城中的圣城”之称,位于犹太山地顶部,耶路撒冷以南不远。伯利恒在历史上曾经被众多的帝国所统治。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000年吉普赛人、赫提人就在此定居。该地最初取名贝特拉马,公元前1350年改用现名。此后,往返古叙利亚和埃及的商旅多在此中转休憩,以至渐成通衢闹市和兵家频争之地。
圣诞节来到伯利恒真是超级应景,我们和很多当地人一起顺着耶稣的足迹去探寻圣诞的秘密。从耶路撒冷驱车前往伯利恒,短短的10公里,经过象征性的检查,换车后就到达另一个世界,虽然距离不远,多年纷争的巴以兄弟的生活却是截然不同的状况。
每年圣诞节平安夜伯利恒就会举行盛大游行,幸运的我们就赶上了大游行,伯利恒当地的学生和居民盛装出行,组成不同色彩的方阵,敲锣打鼓向马槽广场进发,很是热闹。街巷两旁挤满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开始还有些担心安全问题,后来就彻底融入到热烈的狂欢氛围中去了,在圣人诞生的地方过圣诞节,感觉实在奇妙
每隔方阵通过衣服的颜色和款式来区分,同一方阵中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统一的服装,黄色蓝色米色绿色红色,五彩斑斓,黄白流苏垫肩的制服,配上红色三角巾,歪戴着水手帽,小姑娘也很帅气。
跟着长长的队伍沿着小巷走了好久好久,表演的方阵一队接着一队好像永无尽头,有打鼓的有吹萨克斯风的,有小提琴手有手风琴手,载歌载舞,很是热闹,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学生、教师、公务员等普通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欢乐。
我们跟着蜂拥的信徒和游客顺着大街小巷涌向终点-世界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圣诞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相传耶稣降生的马概就在这里,教堂就建立在马槽原址之上,连门口的广场都被命名为马槽广场。
此刻马厩广场上已经布置起了各色的彩灯,广场上人声鼎沸,几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教堂和清真寺宣礼塔都灯火通明,巨大圣诞树旁的大屏幕上正在直播教堂内的庆典盛况,德高望重的人士和众多资深信徒此刻正在举行庄严的仪式,普通游客只能在外面遥望了。
不过广场上也很欢乐,时尚的乐队在几个舞台上尽情歌唱,音乐此起彼伏,不仅是庄重的宗教歌曲,很多最流行的音乐将广场的氛围点燃到了沸点,节目一个接着,所有游客都跟着节奏扭动起来,还能上台参与其中,在欢快的歌声中人们相互握手拥抱。
仪式结束我们得以走近圣诞教堂,其实无论从外表到内部都非常朴实,大门甚至小得要低头才能进入,这扇门修建于奥斯曼帝国时代,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谦卑门。有人说是为了让教徒保持谦卑之心,也有说是为了防备高头大马的穆斯林骑兵。
内部高悬着各式各样的巨型吊灯,每一个都花样繁复,精致的小油灯优雅地垂挂在金银制成的圣像前,定着红色小帽的保安士兵们,也穿上绣着金色花纹的制服,一个个帅气款款。
每个进入教堂的人都要朝拜耶稣诞生的位置,有一个十四角银星标出了耶稣诞生的位置,走进去是一个洞穴,一侧是马槽礼拜堂Chapel of the Manger,一侧是圣坛,用来纪念东方三贤的造访,肃穆庄严的气氛,让人心生敬畏。据说东正教、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人一直在争夺此地的管理权。
子夜时分的大弥撒,是平安夜的高潮,午夜结束时,正好圣诞节来临,伴随着教堂的钟声,敲响了对世界的宽恕、祝福和欢乐,幸福圣诞树顶端的那颗星星照亮了小城的夜晚,人们在圣诞教堂顶礼膜拜,感受圣光之下十足的烟火气,无论多少苦难和煎熬,心中有信仰就会有希望。
交通:
从耶路撒冷大马士革汽车站乘坐21路长途汽车,15分钟一班,约30分钟便可达到伯利恒。也可包车前往,中途会经过检查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7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