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年进入职场,对于自己一生的工作,曾经如何想像?是薪水会随着年龄水涨船高,直到退休前攀上高峰?或是和身边的老长官一样兢兢业业一辈子,最后安领一笔退休金回家养老?
面对现代职场的波涛汹涌,如果你还抱持着一帆风顺的想像,恐怕梦想也只有提早破灭了。毕竟,就连一向以「终身雇用」闻名的日本企业,早已一步步失守。不但无力承诺守护员工一辈子,眼前的2020年,日本也将迈入「大转职时代」!
全家、味之素将在2020年,募集优退1,500名中年员工
调查公司东京商工研究发现,今年1到11月之间,上市企业募集员工「提前优退」的人数,睽违6年再度突破1万人,比前一年(2018年)成长了两倍。2020年还没到,已经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超商老二全家(FamilyMart)、以及文科生向往的理想企业味之素在内,已经预告将在2020年募集优退1500人,员工年龄多集中在45岁到54岁之间。
这些知名公司之中,虽然也包含业绩下滑不振的日本显示器(JDI)、富士通(Fujitsu)等电子公司,但其他上市企业,却并非为了裁员或削减成本,才募集优退员工。其中,医药公司中外制药,2018年度的净利才第二年连续创下新高。
所谓的「调整人力组合」,就是日本第一线的企业为了加速数位转型,同时提升全球竞争力,正在逐步抛掉中、高年员工的包袱,将节约下来的资源,转而以高薪吸引年轻生力军加入。
「中、高年的员工,正成为多数企业的负担,」日本总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山田久表示。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薪资结构调查中,以50岁到54岁男性的平均月薪最高,可达51万日圆(约合新台币14万元)。但在日本总研调查约1千家企业中,约8成却都表示「年轻人才不足」。
为了确保年轻人才,已出现喊出「第一年年薪1千万日圆」的日本企业。例如提供企业整合服务的NEC(恩益禧),不仅国际上要面临与Google、亚马逊的竞争,连国内也有新创企业抢人。今年10月起取消固定的薪资标准,就算是新人,也可能拿到年薪1千万日圆。
2019年为止,连续3年营收、营利增加的制药公司卫采(Eisai),为了开发新药与数位转型,也朝向组织年轻化迈近,今年已有300名45岁以上的员工选择优退,相当于全公司一成的人力。同时聘用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加逾一倍到100人,并提升新人的起薪水准。
「每个人都平等并不合理。新制度之下,不论是大学毕业生或是转职员工,薪资都是以当下的能力来决定,」NEC技术长西元基夫对《日经Business》表示,「以棒球选手来说,20岁到30多岁的巅峰之后,会随着职涯发展,改而担任教练或是解说员等不同职务,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套用在资料科学家身上。」
你的工作时间比企业寿命长,导致「终身雇用制」崩坏
日本在终身雇用的惯例下,上班族的薪水与职务往往随着年龄增长,直到50岁之后到达高峰,然后随着在退休前几年卸下管理职,收入也跟着急转直下。一旦企业从日本式的终身雇用转换成美国式的「实力主义」,不但个人的收入难以随时间预期,也会促进员工在不同公司之间流动,促成所谓的「大转职时代」。
「要守住终身雇用,已经越来越困难,」代表日本的车厂丰田(Toyota)是第一家年营收突破30兆日圆的日本企业。社长丰田章男今年5月的发言,却也等于打开了日本大转职时代的序幕。除了今年年初将经营干部人数减半,不再以大学毕业的新进员工视为发展主力从头培养,而是将中途转职者的比例推高到3成,未来更以5成为目标。
事实上,不只是企业变得现实,而是日本企业即使以永续经营闻名,也已经难以维持「终身雇用」。东京商工研究同时也调查发现,以2018年日本倒闭的企业来看,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24年,走势是持续下滑。另一方面,日本人的寿命却是持续延长。
「当企业的平均寿命跌破20年,上班生活的长度,恐比企业存活年限还超过1.5倍以上,」《退休消灭时代的生存法则》一书作者、经营顾问中原圭介说。
「人生也好、工作也好,两者都可以重复挑战的世界即将到来,」中原圭介认为,既有人能像铃木一朗一样,能够实现了从小成为棒球员的梦想;也有人像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一样,从临床医生转任研究员,之后也不停转换研究主题,一步步才找到自己的天职。当人生不再有退休这条分界,重点仍在于不断学习,精进基本的思考力与逻辑力,才能不被AI等技术取代,找到自己生存的「专业」武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7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