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近期制造业PMI反弹 如何解读

近期制造业PMI反弹 如何解读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2%,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PMI指数在连续6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后首次重回扩张区间。就此,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经济金融热点快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供给需求均有所改善,内需改善更为明显

11月新订单指数回升1.7个百分点至51.3%,重回荣枯线上方。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虽仍位于收缩区间,但分别大幅回升1.8个和2.9个百分点至48.8%和49.8%。这表明内外需求均在改善,且内需改善大于外需。进出口改善叠加年末两月贸易基数较低,未来两月贸易增速有望逐渐企稳。需求回暖带动生产走强,11月生产指数回升1.8个百分点至52.6%,达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高点。分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回升,但中小型企业PMI仍位于收缩区间。

图1:PMI及分项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第二,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双双回落,预计PPI将继续承压

11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分别较上月下降1.4个和0.7个百分点,降至49%和47.3%,显示工业品通缩压力继续增大,预计11月PPI将进一步承压。11月购进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出厂价格降幅,两者的差值有所缩小,这有利于11月工业企业利润的修复。

图2: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第三,当前PMI反弹有一定季节性因素,未来经济回暖趋势尚待确认

11月内外需均出现明显改善,一是由于国内购物节、国外圣诞节等节日因素大幅提振消费;二是房地产开工和施工进度加快拉动对工业品的需求上升;三是贸易摩擦暂时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出口。这些需求扩张的支撑因素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不确定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1月PMI价格分项指数仍在继续回落,需求改善是否可持续仍需观察。

第四,宏观政策需持续发力,通过稳内需和减税降费助力经济企稳

针对当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和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欠佳利润下滑的情况,宏观政策需继续发力实施逆周期调节。一方面,稳住内需对于经济企稳至关重要,建议进一步加大促消费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同时增加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在助力制造业投资增速企稳的同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继续实施减税降费,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改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来源: 中国银行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567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