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美军“杀手锏”对付伊拉克弱鸡军队确实有用,碰上志愿军,没辙了

美军“杀手锏”对付伊拉克弱鸡军队确实有用,碰上志愿军,没辙了

美军的心理战,在海湾战争后就被一些人吹上了天。

的确,美军可能是历史上最重视心理作战的武装力量之一。从第二次大战期起,美军集团军一级编有心理作战处,军一级编有心理作战科,师一级编有心理作战组,并配备了专门的宣传部队,情报机构也大力配合。其具体的心理战手法,主要是实施物质引诱、宣扬美国“自由人权”及生活水平、造谣中伤引发混乱这三种,可以说是美军的一个“杀手锏”。

你还别说,这一招在对付伊拉克这类没有信仰的弱鸡军队时收到了奇效。到伊拉克战争时,甚至连号称最忠于萨达姆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都给收买了,让外界原本估计会爆发的血战,最后竟成了一触即溃的武装游行。不过,在1951年至1953年的朝鲜半岛上,美军的心理战在志愿军面前,却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经常在对志愿军实施猛烈空地火力打击后,从低空盘旋的心理战飞机上,从抵近志愿军前沿阵地的坦克上,用大喇叭向志愿军响话。不但有“香蕉人”操着生硬的汉语炫耀:“联合国军的飞机大炮厉害不厉害?”,还招来台湾女特务用嗲声嗲气的台湾腔对志愿军实施“声诱”。志愿军第38、第50军在汉江南岸实行阻击期间,美军欺负志愿军火力薄弱,竟派坦克到前沿扯起银幕,向饥寒交迫的志愿军指战员播放宣传美国国力强盛、生活水平高的电影。

美军情报部门发现来自华东、西南的新部队后,又会从台湾找来会讲山东、江苏、四川方言的“政战人员”,以“老乡”身份,针对中国的国内政策和志愿军部队供应困难进行挑拨、威胁和利诱。从运动战末期开始,美军还让志愿军中的极少数败类,通过广播向昔日的战友们“现身说法”。

刚开始,对美军的心理战,志愿军沿用国内战争中的方法,对敌方宣传和诱惑单纯采取查禁防堵,要求不听、不看、不议论,不拿其投来的物品,违者给纪律处分。但这个办法在部队频频转战,供应又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于是,志愿军决定采取积极清理、加强内部控制和主动揭露批驳三项措施,以应对美军心理战。从1951年夏天起,各部队开展了内部清理和评比,将来历复杂和不可靠者调离前线,并在各单位建立了政治保卫小组,同时又以主动揭露批驳敌宣传内容作为主要措施。

志愿军政治部门还将美军宣传内容向指战员们公开,发动干部战士提问题,展开辩论,由政工人员解释,并组织批驳。美军针对志愿军的心理战材料,多数是由国民党特务机关操刀的,基本都站在国内被打倒的劣绅立场上说话。美军还利用飞机和气球,将精美包装的水果糖、点心、照片、传单和“安全路条”投放到志愿军阵地上。在三八线附近的春川狭小地段,美军还创造过5分钟向志愿军撒放154万份传单的纪录。可是美军这些传单志愿军战士根本看不懂,只有一项用途,那就是解决了志愿军指战员的手纸供应,还能充分满足烧柴引火、糊信封或用其反面作练字本的需要。又比如美军飞机大量投撒的贺年片上,绘着一个穿旗袍的漂亮女人怀抱衣着华丽的小孩,旁边写着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身于贫苦农家、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志愿军指战员们哪里看得懂这种“高雅”,不仅看不懂诗意,还对这种脱离自身生活的画片心生反感,纷纷骂道:“不知是哪个地主婆子!”

当时美军宣传中国国内的土改是“人民挨饿”,志愿军绝大多数指战员的家庭,都在土改中得到了世代盼望的土地,生活质量大为改善,自然对这种歪曲宣传嗤之以鼻。美军污蔑国内镇压反革命运动是“屠杀人民”,志愿军指战员却亲身感受到被镇压的是欺压人民的恶霸。政工人员抓住这些谬论大力批驳,使广大指战员认识美军宣传完全是颠倒黑白,以后越听便越起到逆反效果,只是在心理上增加恶感。

美军曾大量散发印着“联合国军”均戴钢盔的照片,并写着“防炮防弹防碎石,钢盔戴头很重要”,想让志愿军指战员由此对上级不配发钢盔产生不满。志愿军的政工人员针对中美物质条件的差距,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承认态度,同时进行针锋相对的解释,以摆原因、再看发展的教育方法,说明艰苦主要是由旧社会遗留以及现在敌人的轰炸封锁造成,同时我军上下都是同甘共苦,今后随着祖国的支援和国内经济发展,物质条件一定会得到改善。这样的解释使指战员们心悦诚服。大家都认为经过短期忍耐困苦,从长远来看在物质条件上也一定可以追上美国,而自己进行的保家卫国之战恰恰是在保障国家的建设发展。

面对物质供应困难的事实,志愿军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影响着基层战士。部队吃不上菜时,彭德怀司令员几个月坚持不吃菜,并同大家一样穿带补丁的军衣。毛泽东的儿子也一样上前线,牺牲在朝鲜,埋葬在朝鲜。在这种模范作用影响下,基层部队的指战员遇到生活困难也不埋怨领导,美军的挑拨性宣传诱惑便无缝隙可钻。

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全国人民都在想尽办法改善前线供应情况。毛主席下达过一个命令:必须保证前线每个战士一天吃一个鸡蛋。后勤部门开始运输生鸡蛋,在突破敌机轰炸扫射的运输途中因颠簸往往会打碎大半,国内便改以提供特制的蛋粉,并运来大批罐头、海产和干菜。当时国内部队多供应高粮米、小米,志愿军供应定额却是米、面这样的细粮占70%。部队又普遍在战地种植了蔬菜,加上散烟遮光灶的推广使敌机难发现做饭的火光,前线部队基本都能保证有热饭菜和开水。到了1953年春,除前沿少数执勤人员外,指战员们早餐还都有油条豆浆。

志愿军的生活条件在战时得到显著改善,极大提高了士气和对抗敌心理攻势的能力。多是吃糠咽菜长大的中国战士们每餐能端起香喷喷的大米饭,并有罐头肉和蛋粉炒的菜,心中便升腾起满足和自信感。他们明白自己的生活水准还不如敌人,却也深感祖国蒸蒸日上有着光明前途,那些美国巧克力、玻璃袋装奶糖和野战饭盒也就此失去了诱惑力。

美军耗资巨大的心理战攻势最终黔驴技穷,黯然收场。

编者一定要添加一句话:美军心理战当年对付志愿军确实没撤,可是看看现在的中国网络,让人唏嘘不已。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5566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