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山华二初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亲子辩论赛, “今天,我们要做学霸吗?”学生是正方,家长是反方。
正方是学生,反方是家长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和家长们参与这项活动,本次辩论赛采用了新的赛制,正方和反方各有6名辩手参加。正方为宝山华二七年级在校学生,他们分别是:一辩赵梁越、二辩王仁硕、三辩刘佳宁、四辩谢伯珲、五辩舒缘、六辩褚苏仪。
反方则是一群特殊的人——华二学子的爸爸妈妈们,他们分别是:一辩赵梁越妈妈、二辩谢伯珲妈妈、三辩褚苏仪爸爸、四辩毛一鸣爸爸、五辩舒缘爸爸、六辩付乘瑞爸爸。
郑跃星校长为本次辩论会拟定题目:“今天,我们要做学霸吗?”
学生和家长们辩论激烈,互相厮杀
赵梁越同学在开篇立论中提出,学霸是一群在学习中有着明确的目标感,通过强大的自律,主动追求并不断获得学习正反馈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出优秀的学习成绩。而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高考竞争中,当学霸,也许是绝大多数普通学子,最普适的一条道路。
而反方一辩赵梁越同学的妈妈,立场坚定:“我们不要做学霸,要追求生活的多样性。做学霸不应该是人生的目标,而应该去孜孜不倦地探索,结合自己的天赋和特长,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双方立论结束后,进入了攻辩环节。首先,正方二辩再次陈词补充了他们对于学霸的定义,是广义的学霸,不光指学习上的学霸、音乐学霸、科学学霸等,都可以。他再次强调了人们对于学霸看法的局限性。
反方三辩则顺势提问:“你们是否为了做学霸就要大量补课呢?”正方二辩则试图逃避这个问题,但最后逃无可逃,终于还是说出了补课是难免的。反方则继续其攻势:为了当学霸,牺牲了大量可以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上的补习,是不是得不偿失呢?正方开始支支吾吾,反方占得先机。
只有做学霸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随后,反方二辩和正方三辩进入了互相厮杀。在这个环节,强调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如果不去做学霸,该怎么样改变自己的命运?
开杠环节:互不相让
随着双方五辩各自陈词小结完毕,辩论赛进入到了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各自互不相让,向对方发起了一轮轮犀利的质询。
正方几个辩手相继起来进行提问,再次摆论据捍卫自己的立论,言辞凿凿,咄咄逼人。“对于贫困山村的孩子来说,如果不好好学习,成为学霸,走出大山和贫困,学习能成为一生的事情吗?努力学习成为学霸,防止自己阶层跌落难道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吗?想想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做学霸,怎么才能够创造自我价值呢?”
反方也毫不示弱,首先指出,学霸的定义应该建立在大众广泛的定义之上,即学霸是指成绩优秀的人。他们再次指出,做“学霸的价值观是功利的,培育才应该以育人为本,先成为一个人,才能够有资格去做学霸”。
今天,不要做学霸!
活动的最后,郑跃星校长发表了激扬的总结。他对辩论赛进行了肯定,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今天,我们不要做学霸!”
他强调,学霸不一定有很好的发展性、拓展性和创新思维。光会学习的人,成材率并不高。
“之所以,让家长作反方,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焦虑的家长都是正方,义正词严地要求孩子做‘学霸’,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郑校长告诉记者:“我们特意让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分开,孩子们做正方要做学霸,爸爸妈妈们在另一边,不做学霸的一方。说句悄悄话,其实爸爸妈妈都想要孩子做学霸,但是又要给出不做学霸的观点论据,很有意思。
我们不要以成为学霸为目标,要做最优秀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品质,我相信,相比打破头皮争取高分,这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握到的东西。”
家长:“看到这个论题,我觉得挺纠结的……”
经历了这样一次特殊的辩论赛,家长们在赛后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我说说自己的感想,其实第一天看到这个论题,我觉得挺纠结的,因为其实从心底上来讲的话可能很多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学霸的啊,但是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我们又不能够鼓励所有的小朋友就只顾学习,其他素质的都不管,唯成绩论英雄。所以我觉得这个辩题选的特别好。”七(6)班舒缘同学爸爸坦率地说。
“辩论赛虽已结束,但家长们还意犹未尽,在群里继续论战,我们要不要做学霸,辩题选材新颖,孩子们做正方,激励他们学习的斗志;家长做反方,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组织方考虑很周到!”七(4)班赵梁越同学妈妈说。
七(6)班谢伯珲妈妈说:“通过这样直接面对面的激烈的思想碰撞,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更加了解了孩子,也让孩子们更加理解了我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5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