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为了能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工作和自我的发展中,他们越来越趋向于请一个阿姨来带孩子。这样阿姨的教育影响力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而孩子对阿姨的尊重程度则决定着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阿姨正确的教育影响,因为只有孩子尊重阿姨,阿姨在孩子心目中有较高的威信,孩子才能正确地接受阿姨的教导。
01
父母要先做榜样,尊重阿姨
与阿姨朝夕相处之后,孩子自然地会把阿姨当作家庭的一份子。在宝宝眼里,没有成人世界里的“尊卑”之分和“雇佣”关系,他会觉得:阿姨就是每天带宝宝的那位阿姨,陪宝宝的自己人。
假如妈妈在宝宝面前经常对阿姨态度恶劣,呼来喝去,甚至言辞激烈的训斥阿姨,宝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他以后与阿姨相处的日子里也会效仿妈妈的态度,让阿姨的管教工作很难进行。
更严重的后果可能会让孩子从小学会用“刻薄”的语言、“挑剔”的眼光和“不平等”的态度来对人,这对孩子养成乐观、豁达、善解人意的性格是极为不利的。甚至当妈妈不停地换阿姨的时候,孩子也成了一个“小帮凶”,故意为难阿姨,有的甚至拳脚相加。
父母要把阿姨当作家庭一员与其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对阿姨工作中的某些失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和指责她,而是在孩子不在的情况下善意、诚恳地向她指出。
家里有好吃的东西,不要只是“自家人”吃,更不要只给孩子一个人吃,可以让孩子分发一份给阿姨吃。这是阿姨与家人平等的表现,也是孩子学习尊重他人的好机会。
02
教育孩子尊重阿姨的劳动
父母要教育孩子了解阿姨的辛苦,珍惜阿姨的劳动,让孩子学会体贴、关心阿姨,经常帮助阿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拿毛巾、递东西等——这方面父母也要给孩子做个表率。
父母千万不要这样认为:阿姨是我花钱雇来干活的,我帮她干活,我雇她来干什么?父母一定要明确:请阿姨带孩子不是一种简单的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要把雇用阿姨的过程当作是一个教育孩子的过程——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人相处的过程。
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弄脏衣服,弄乱房间——这是孩子对阿姨劳动的一种尊重,同时客观上也减少了阿姨在体力劳动方面所花的时间,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玩,陪孩子发展。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得到阿姨所提供的服务都要发自内心地对阿姨说声“谢谢”,不要认为阿姨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已付款的,不存在谢与不谢的问题。事实上,学会感激也是孩子应该学会的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之一。
我们在充分享受阿姨的服务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更应该努力挖掘并充分利用阿姨到来的“教育意义”。所以,在与阿姨相处中,家长一定要给予她们应有的尊重和关心。
用实际的心态来分析,一个关心和照顾你家宝贝孩子的阿姨绝对值得你们多一点耐心和善待,这样才有理由相信她会如你善待她一样善待你的孩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