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是我们国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东北部,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完成全国统一的清王朝。而清王朝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自己卓越的军事作战部队——八旗。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八旗军队都是在陆地上行军打仗的陆军,实际上清代的八旗中也有水师的存在。
八旗的兴起与发展
16世纪中叶,明王朝的衰败已经逐渐显现,尤其体现在其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和控制力上,而这就为女真部落的兴起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建州女真部落的首领努尔哈赤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各处用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
努尔哈赤
统一后人口、财富和土地都得到了大幅度地增加,使得原有的社会组织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管理形势需求。于是,八旗制度开始应运而生。
八旗制度最开始也是最基层的建制形式,是女真部落原来的狩猎组织,叫做牛录。女真人外出狩猎时,以十人为一组设一统领,统领就被称为牛录额真。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努尔哈赤将牛录的规模从原来的十人一组扩大为三百人一组,设一牛录额真统领。
到后来,牛录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于是努尔哈赤在牛录的基础上又新设立了甲喇和固山两种建制。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每个固山都有代表自己的不同颜色的旗帜,最开始只有纯色的黄、红、蓝、白四旗,后来增添了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一共为八旗。八旗部众们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兵民合一,成为了对外作战的利器。
八旗
之后努尔哈赤又打败了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将蒙古部众全部收入自己麾下。对于新归附的蒙古部众,努尔哈赤采取了积极的怀柔政策,通过封赏、联姻等手段,得到了蒙古贵族们的广大支持,借以成立了八旗蒙古。
皇太极即位后,对待汉人们的政策也开始不再强硬,转为恩养和利用,加之明朝政治昏暗,许多汉人开始进入八旗中为其效力,逐渐也形成八旗汉军的建制。
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是参照了八旗满族的建制,在旗帜的颜色和编制的数量上也是相同的,因而虽然共有二十四旗,还是习惯地将他们统称为八旗。
八旗水军应时而生
东北是清王朝的发源之地,是满族大众的生存大后方,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而随着清王朝逐渐实现对国家的统一,八旗的主力都入关进行作战,导致东北地区的兵力不足,驻防力量变得薄弱。这时极北的沙俄便逮到了可乘之机,频频入侵骚扰我国的东北地区。
当发现清军难以阻止起有效的反制行动后,沙皇俄国开始从简单的骚扰转变为派军队筑城盘踞,四处掳掠,使得周边一带百姓不得安宁。往远了讲,沙俄企图将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都纳入自己的版图。
沙俄军队时时侵扰
而清军方面也不是没有进行过防御反抗,无奈于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一带地理情况非常复杂,山势起伏、河流纵横,善于平原作战的八旗军难以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沙俄军奉行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的策略,只要往水路上一撤退,八旗军纵有强弓劲马,也难以继续追击,只好作罢。
建立八旗水军已然是迫在眉睫之事,这除了有沙俄的外部因素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清廷对国家自身内部防务的担忧。
清军入关后,面对骤然增大的领土面积,八旗自身的驻防兵力就开始变得捉襟见肘。于是清廷收编了数量巨大的明降兵,大约有六十六万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营,负责全国的防务工作。
因为八旗中原先没有水军,故而在水上的防务工作,则全权交由绿营进行布防。但毕竟是汉人部队,清廷并没有对他们给予完全的信任,尤其在三藩之乱后,这种戒备心理愈加严重。
由汉人组成的绿营
清廷认为,只要有绿营部队所在之处,则必须也要有满族士兵。满族士兵就算战至缺水断粮,艰难受迫而亡,也不会有二心。而汉人的绿营部队,遇到同样的情况,则很有可能就马上会发生叛乱了。因而建立相匹配的水师部队,是八旗军的当务之急。
八旗水军的发展历程
康熙时期,第一支真正隶属于八旗的水军是成立于1664年的吉林水师营,共有战船三十艘,运粮船八十艘。吉林水师营建立之初在同沙俄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之后由于战略大局的需要,战线前推至黑龙江流域一带,清廷对吉林水师营的重视逐渐减弱,水师的人员规模也不断缩减,水路运输功能代替了原来的前线作战功能。
之后便有了黑龙江水师营,因为它位于沙俄边境,自然也成为了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水师营的编制规模也从建制之初开始逐渐扩大,到1736年的时候,黑龙江辖区内已经建立了四个水师营。作为整个东北的前线屏障,黑龙江辖区水师营的规模在整个东北地区是最为庞大的,共有水师职官一千一百多人,大小战船和运粮船共计二百三十只。在收复雅克萨的战役中,黑龙江水师营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雅克萨之战
清军入关后,也没有忘记故都盛京(今沈阳市)的布防。盛京西边接连京城国都,北边是大漠,东南濒临大海,实为一个海陆战略要地。盛京陆军的驻防兵力接近于黑龙江和吉林两地的总和,但这块地区的海防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属于空白。到了康熙末年的时候,已经有大批海盗时常聚集活动于盛京的外海和一些近海岛屿之上,海域边境上经常会有海盗沿途劫掠的消息传来。
为了消除愈演愈烈的海患、保持航路的通畅,清廷于康熙五十二年决定在盛京地区设立外海水师,因为水师营驻防在旅顺,所以该水师营又被称为旅顺水师营。自旅顺水师营设立之后,盛京地区外海便不再有海盗聚集出没,也没有海盗上岸劫掠的情形出现。
旅顺水师营会见所
江宁(今南京)外通海洋,内接江河,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因而在1727年,清廷下令于江宁设立水师营,设营兵一千人,大小船只二十只,这也是东南八旗水师建制的起始。之后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也按照相似的建制设立了自己的水师营,拱卫海域、保障通商口岸的正常运作。
结语
八旗中的水师在不同地区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东北地区的水师主要是为了边境战争和加强海防。京畿和东南地区的水师,在巩固海防的同时,也有着监视绿营水师和弥补八旗自身兵力的目的。他们是清代前期水上重要的作战力量,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直到清代末年近代海军出现,八旗水师才被裁被撤,或直接吸纳到陆军中,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