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的培养问题一直是父母极为关心的,但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培养却没有掌握好方法,不仅没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完善自己,反而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这是不应该的。
此前,胡女士就一直为自己7岁的孩子感到担忧。据她所说,孩子平时很自律,想做好的事情他一般都能很出色地完成,追求完美。因此,他总能以出色的表现为自己赢得很多朋友。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导致他平常对待他人时也容易出现比较严苛的要求。很多孩子在与他相处久了之后,都会因为他的这种性格而渐渐疏远他。
出于对孩子的担心,胡女士决定对孩子的性格进行重塑。为此,她告诉自己的孩子,不可以去苛求同学朋友的表现,毕竟自己只是他们的一个朋友,没有教育他们的资格,面对朋友的不良表现,应该提建议而不是做要求。
但是,胡女士很快发现,自己的这种教育方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虽然在她的要求之下,孩子没有再对自己的朋友作过分要求了,但同时他也不再听取父母给的建议,因为他认定,只要自己做好了,就不应该在被指指点点。自此,孩子变成一个相当固执、自我的人。
事实上,像胡女士一样,在发现孩子的性格存在一定缺点之后,第一时间想到要重塑孩子性格的父母并不在少数。这样一种做法并不可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当的一面。
父母执意要重塑孩子的性格,虽然能消去孩子性格中不当的方面,但同时也革除了性格中可圈可点的一面。以胡女士为例,通过教育,她虽然消除了孩子苛求他人的行为,但同时也导致孩子不再听取他人的意见而变得刚愎自用。
孩子性格的分类
事实上,孩子的性格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领导型、表现型、思考型和亲切型,不同类型的孩子具备不同的优点与缺点,要想对这些性格进行完善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领导型
领导型的孩子一般具有很好的组织策划能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事情拿主意。这样的孩子平时能够交到很多朋友,并且赢得他们对自己的尊重。
但同时,由于这些孩子对领导者这一角色的渴求,所以对于其他人的意见他们往往不会听取或是会加以反驳。比起赞美他人,他们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表现型
表现型的孩子往往对生活充满激情,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值得去尝试的。因此,他们往往能够培养起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兴趣,这将帮助他们交到不同领域的朋友。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性格,导致他们往往很难在某一方面取得极高的造诣。他们对一件事物的兴趣会表现出"三分钟热度",这也将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一定的限制作用。
·亲切型
如果说领导型的孩子是为成为一名领导者而生的,那么情切型的孩子就是为了社交而打造的。情切型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乖巧、随和、真诚,让他们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受到更多牢固的友谊。
但是,这种乖巧的性格有些时候容易为他们招致伤害。在一个集体当中,亲切型的孩子所产生的吸引力不仅能带来友好的朋友,也会引来一些"心怀鬼胎"的人。他们看不惯孩子的交际能力,进而出现欺负、打压孩子的行为。
·思考型
思考型的孩子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存在。由于心思细腻,所以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都能完成得特别出色,这将他们理性层面的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同时,他们会将这种高要求带到他身边的人身上,苛求他们做事也要尽善尽美。面对他人的抵触与反抗,他们会作过多解读。心思细腻的他们在感性层面也将思考、深究进行到底。
而胡女士的孩子,正是属于思考型。那么,思考型的孩子究竟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在面对这些特点时,父母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来加以应对,以求能够完善孩子的性格呢?
思考型孩子的特点
·勤于思考
思考型的孩子由于注重细节,因此他们往往能够注意到其他孩子所注意不到的地方,进而引发思考以及产生问题。这样一种特点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孩子喜欢思考,这本是绝对是一件好事。通过思考,孩子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另一方面,孩子的思考一旦落在了他人的行为之上,那么很可能会对他人斤斤计较。这种行为将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心思敏感
思考型的孩子在感性方面的过度深究会导致他们变得十分敏感。举个简单的例子,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有时候会采取物质上的,有时候会采取精神上的,这在很多孩子看来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思考型的孩子却会觉得,父母上一次进行物质奖励,而这一次只是口头表扬,证明自己的进步已经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了,进而开始出现一系列消极心理,尽管他的的确确取得了进步。
·容易挫败
正是因为思考型孩子会对他人的一些行为举止进行过度解读以及对自身的高要求,这样的孩子是很容易在打击之中感到挫败的。一旦这种挫败感形成,那么孩子又将因为自己敏感的特质而纠结不已,最后作茧自缚,影响自己的发展。
那么,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进行性格方面的完善呢?
完善思考型孩子性格的方法
·取长补短
事实上,由于思考型孩子的性格相当矛盾,因此父母是可以通过发扬其优势来弥补其劣势的。思考型孩子因为善于思考,所以有些时候可能会出现和人"叫板"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是很不礼貌的,但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来让这种"叫板"转变为一个各抒己见的过程。
例如,父母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但是孩子经过思考以后,提出了一个与父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时候父母不应该生孩子的气,而是引导孩子,让他们想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保全了哈子的优点,同时也弥补了其缺点。
·培养"海洋心"
针对孩子容易钻牛角尖、情绪敏感的问题,父母可以借由"粗线条"教育来加以解决。孩子在犯了一些小错误时,父母应该适度原谅孩子,不与孩子计较。
这样,孩子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之中,才能从中形成豁达的品性,在今后与朋友同学相处时,懂得宽容他人,而不是一直抓着对方的过失不放。久而久之,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孩子将获得"海洋心",拥有海纳百川的宽容与豁达。
·换位思考
思考型的孩子由于自身高度敏感的性格,往往不希望自己的表现遭到他人的否定,但同时,他们又会对同学朋友的行为表现出斤斤计较,这一点可以借由换位思考来加以解决。
当思考型孩子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时,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斤斤计较会给对方带来伤害,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
我是海马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2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