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邀请了青少年科学家参加。
他们大多出生于2001-2004年,最年轻的一位是正在读高一的谈方琳同学,年仅15岁。她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
这位小科学家的年龄让不少人惊叹,网友们直呼:我连这个研究的名字都听不懂……
其实方琳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初中阶段就开始着手研究了。
很多人说她是天才,而让很多父母真正羡慕的是方琳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都想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很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也没有动力去学习。
什么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呢?是要让他们明白,通过学习可以让他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众多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中,学习动机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而影响学习动机的首要因素便是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广大家长们最注重的问题。
壹
Professor曾看过一个故事:
毛头和果果的加拿大钢琴老师非常佛系,上课氛围轻松有趣。课程进度虽然缓慢了些,但老师从来不强迫毛头和果果埋着头苦练,一味追赶进度。
老师的“佛系教学”,让两个孩子都喜欢上了钢琴课,回到家里也不需要家长催促,会很自觉的学习,因为他们觉得弹钢琴是很轻松愉快的事情。
后来有人问老师为什么不加快教学进度,这样不会耽误后续的课程吗?老师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我知道毛头和果果很聪明,推一推他们可以学得更快,但是我认为,孩子们刚刚接触钢琴,这个入门的阶段是非常珍贵的,应该尽量延长,而不是着急结束它。
因为这个阶段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对音乐和钢琴的兴趣和热情,应该让他们尽情的享受弹奏钢琴带来的快乐。
等到他们长大一点了,到了可以精进技术的时候,一定会遇到瓶颈,会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中。这个时候,当初入门阶段的那段感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为孩子在遭遇挫折时,会沮丧,会气馁,但他也会想到当初刚学钢琴时的喜悦和愉快,体会和钢琴之间的感情羁绊,就算再痛苦,也不舍得舍弃这个爱好。只要他们不放弃,他们就一定可以继续前行。”
贰
国内学者沃建中将学习兴趣分为六个方面,包括:参与倾向、情绪体验、兴趣专一、兴趣广度、稳定性和兴趣效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不同阶段兴趣发展。
在他看来,小学三年级是一个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在理想状态下,最适合培养孩子兴趣的阶段是小学三年级,此时不建议家长帮孩子选定培养某个特长,可以让孩子尝试更多选择。
之后经过四、五年级的浮动,在小学六年级求知欲的发展达到高峰,经过不断体验,不断强化,孩子会有一定的选择倾向。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在兴趣的情绪体验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除兴趣专一性尚不明显外, 在兴趣倾向、兴趣广度、兴趣稳定和兴趣效能4个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其一旦被激发就会对学习给予优先的注意,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积极地从事认识和学习的活动,并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并不断地探求新的知识。
叁
Professor相信,孩子们每天脑中都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时常有想自己动手实现脑洞的想法。可他们往往无从下手,因为那些看起来神奇的东西,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科学理论支撑起来的。
所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展示一些神奇的科技发明,帮助孩子打开思想的大门,也许其中哪一个正是他希望通过学习、自己动手实现的目标。
比如由汽车制造商雪铁龙发明的防晕车眼镜——Seetroën,晕车的人佩戴十分钟,就可以高度缓解晕车症状。
这副眼镜由四个圆环状结构组成,圆环中装有蓝色液体,当车辆行驶情况发生改变时,液体会在眼镜中流动,让人眼的视觉信息和大脑收到的信号保持一致,就不会晕车啦,是不是简单又好用呢?
再比如可以粘合伤口的胶水,由澳洲悉尼大学、美国东北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联合开发出了一种新物质MeTro,可用于帮助愈合外部皮肤和内部心肺脏器的伤口。
MeTro是一种高弹性蛋白,在紫外线照射下,60秒即可从液体凝结成固体,但仍保持弹性,因此可以将其涂抹在伤口上,代替缝合的针线,减少伤者痛苦。
伤口愈合后,这种蛋白会降解在人体内。MeTro基于一种来自人体的蛋白,不仅能够黏合伤口,还能将伤口恢复的时间缩减一半。用了这种胶水,也能减小留疤的可能。
MIT团队还开发出了一款可以读心的头戴设备——AlterEgo,它可以听到人类内心的声音,让你无需开口,就能明白你的想法。该设备识别信息的准确率高达92%。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该设备用在聋哑人和残疾人身上,再配备像siri一样的智能发声设备,他们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沟通交流了呢。
像这样的发明创造还有很多,可以让孩子多接触这些前沿的科学进展,从小就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技术看起来都很好玩,但要真正研发出来,需要极高的学科素养以及敢于想象、面对失败的勇气,如果我们的孩子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一定可以做比这更酷、更有趣的东西。
Professor点评: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父母们要尽量避免孩子在逼迫中学习,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想要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可以试着让孩子创造问题,让孩子树立问题意识,做自己的老师,还可以和他讨论未来,激发孩子读书的意愿。
关注公众号“瑞思英语”,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2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