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一直对姚明有着“吃饭睡觉打魔兽”的美称,而经过考证,姚主席也的确是魔兽世界的狂热玩家,甚至还在年轻时接受采访聊到了这一点。
不过这并不是今天的主题,今天要说的魔兽并不是“魔兽世界”,而是外号“魔兽”的德怀特·霍华德。姚明的称号其实源自NBA赛场对霍华德的全方位压制,甚至你在油管搜索二人的名字,出来的第一个相关视频名称也叫做“姚明统治了德怀特”。
二人生涯交手过9场比赛,姚明做到了对霍华德数据的几乎全面包围,战绩也是7胜2负的压倒性优势,而两场比赛魔术加起来也赢了不过7分,包括一场弗老大爆种27分且麦迪缺席的比赛。考虑到霍华德比姚明晚进入联盟三年,去掉霍华德的新秀赛季,霍华德也仍然只有14分10篮板的数据,也是大幅度的落后。
- DPOY的骄傲,“长不大”的魔兽
如果给新世纪的中锋排名,那么沙克之后的中锋第二人,必是德怀特·霍华德。三连最佳防守球员,5次最佳阵容一阵和一次MVP排名第二足够压制其他中锋。。虽然说魔兽被姚明暴打,但是他仍然是那个时代最适合建队的中锋,惊人的运动能力和出色的防守覆盖面积以及篮板的嗅觉足以支撑起不错的下限。然而这样的霍华德,生涯至今也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个是技术的短板,霍华德总结下来,也是一个靠“天赋”打球的人,他的脚步和技术并没有多么的出色。也一直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他低位更多的是靠力量的硬挤,这样的手段可以应付大部分的中锋,但偏偏姚明是一个下肢力量很足的7尺6的中锋,接近18厘米的高度差能完全对抗霍华德的灵活性以及单调的脚步。
况且霍华德完全没有打磨自己的投篮。他曾在2011年短暂的投过几场便草草放弃。如此短的射程让姚明不用担心脚步跟不上,只要收缩内线就可以压制魔兽的挡拆进攻,毕竟出了三秒区,你就没有得分的手段了。霍华德的中投大概到黄蜂队才开发出来,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是小球的时代了,中锋要么轻型,要么有投三分的能力,而这时候再练,又要等几年呢?
另一个则是霍华德的“任性”,这点从他在湖人和火箭的生涯可见一斑:在湖人的生涯里,他不愿意配合纳什打挡拆,而经常在低位要位黄油手,逼迫加索尔只能去高位投篮,纳什“晚节不保”。包括去到火箭,人们看到了他季后赛低位的神勇,而忽视了哈登在没有挡拆的情况下打的艰苦,魔兽一直希望“进攻端有更多的戏份”,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确实不太行。
在生涯的前中期,这种任性可能也算一种“骄傲”,在与姚明的对决中,霍华德很少的要求队友包夹协防,甚至是绕前断球,这些都是主席非常害怕的防守手段。可能是作为最佳防守球员,霍华德对自己有要求,他一直选择单防姚明。而姚明也用绝对的身高和技术碾压了魔兽,包括在他巅峰的07-09年,姚明也几乎没有吃亏,取得了5胜1负的成绩。
- “姚式中锋”绝迹,时代的眼泪
可惜姚明在增重和国家队的双重压力下,2010年就选择了退役。即使不那么早退役,也很大概率会被“小球时代”所淘汰。严格来说,姚明已经算是“末代的传统中锋”了。在这个相对“全新版本”的NBA,“传统长人技能包”齐全的内线几乎绝迹,霍华德样式的天赋型蓝领中锋越来越多,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天赋异禀,只会吃饼,技术不行,护筐就行。中锋更多的承担一个“工具人”的角色,而且在这个天赋就可以碾压的时代,也没有多少大个子会去钻研基本功。单提罚球一项,这个时代命中率能过8成的7尺长人,也不过恩比德和约基奇和唐斯。而真正的传统中锋,恐怕也就只有约老师一人,恩比德面框居多而且喜好碰瓷,唐斯更像是小前锋打法,约基奇则是为数不多拥有全套传统技巧的人,他的抛射,勾手和低位策应非常有长人时代的味道。此外,他还拥有着这个版本的外线投射和高位的策应,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MVP的热门人选,成了“传统中锋的独苗”。
在姚明打球的时代,他毫无疑问是中锋中的佼佼者。“低位脚步齐全,有中距离,罚球稳定,会左右手的勾手”,你可以在他对阵霍华德的比赛中看到以上任意字眼对应的镜头,单打比自己矮十多厘米的霍华德,对于武器库丰富的姚明来说并不是难事,随便一个勾手和后仰跳投,都是魔兽力所不可及的招式。你甚至连后卫式的急停跳投都可以看到,足以见得二人技术上的差距。比你高,还比你会玩,又拉不下脸来包夹和绕前,自然会被打得很惨。姚明也许荣誉上不如魔兽,但是单说二人的交手,姚明可以用“完胜”来形容。
这个时代,很难再看见这样的巨人对决,在这个全民三分和跑轰的时代,偶尔也想让人回味如此风格的篮球,以及那个各种意义上“吃饭睡觉打魔兽”的美好时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1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