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陈思诚监制的电影《误杀》票房已经突破了4亿,而早于《误杀》7天上映,由胡歌主演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才刚刚斩获2亿票房。
要知道,胡歌这样的巨星本身为电影自带流量,而《南方车站的聚会》还亮相了嘎纳电影节,所以在宣传上远远强过了《误杀》。
但是这次《误杀》却打败了同期上映的所有电影,陈思诚又再一次靠悬疑推理类型的电影赢了。
不得不说,陈思诚从演员转型为导演,编剧和监制,确实做得很成功。
而能够达成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涯的思考。
1978年,陈思诚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干部之家,小时候的陈思诚就有很强的表演欲望,而家庭强大的经济能力也无条件地支撑着他"搞文艺"。
其实一开始,陈思诚的名字叫做"陈卓",然而班上却有一个同学跟他名字一样,于是他就硬拉着母亲去了派出所改了名,叫陈思成。(2013年把成字改成了诚)
儿时的陈思诚就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就连追星也是如此。
那时候的学生都迷恋着小虎队,迷恋着四大天王,陈思诚也不例外,他被郭富城深深地吸引了。
然而他并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只专注于听偶像的歌,看偶像的剧,陈思诚希望能和郭富城一样,成为一个明星。
在学校里,陈思诚唱歌,朗诵,主持样样精通,除了在校广播站播音,陈思诚还是沈阳电视台的一个小主持人。
据陈思诚所说,那时候沈阳的中学生都很迷恋他。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大多虚荣,陈思诚却不甘沉浸在同学的掌声与赞美里。
有一天,16岁的陈思诚听到了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在全国招生的消息,虽然仅有40个名额,但是陈思诚知道这是自己成为明星的一个机会。
所以他极力劝服了父母,从沈阳来到了上海,参加了严格的考试。不过,陈思诚靠着自己的硬实力成为了N个考生中的佼佼者。
虽然一共招了40个学生,但只有2个学生考上了大学,一个是后来大红大紫的赵薇,另一个就是陈思诚。
陈思诚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大一的期末,他和同学在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因为隔壁桌的客人很吵闹,陈思诚与他们发生了口角并动了手。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打架就是大错。尽管父亲带着陈思诚求遍了学校上上下下的领导,但是陈思诚还是被开除了,并且两年不得参加高考。
无奈自下,父亲给了他一条出国的路,但是陈思诚却不同意,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当不了明星了。
两年过去了,陈思诚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虽然成绩第一,但是学校考虑到他的"前科",没有录用他。
这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个天大的打击,不过陈思诚扛住了。他不仅扛住了,转头又报考了难度更大的中央戏剧学院,这一次他又是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录取。
虽然明星梦是儿时的一个念想,但是陈思诚却始终坚持着这个梦,不管是家人的反对,还是求学路上遇到了挫折,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从没放弃。
大学初期,陈思诚为了让自己的明星梦得以实现,一开始选择了做歌星。
于是他参加了全国高校原创歌曲大赛,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歌手选拔赛,并成功签约了华纳唱片,成为了汪峰的师弟。
不过歌手的表现时间往往是那手持话筒的几分钟,陈思诚并不想把过多的时间浪费,经过一番思考,他选择了当一名演员。
第一次演戏,他就和导演吵了起来,因为他与导演产生了分歧,觉得戏不应该这样拍。
要知道,许多人面对第一次机会,都会很珍惜,想给领导留一个好印象,因此哪怕心里有不一样的声音,也不敢说出来。
而陈思诚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喜欢思考,很想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从不畏惧。
当观众第一次记住陈思诚的时候,应该是《士兵突击》里的成才,一个有目标,并为之奋斗的一个男二角色。
其实一开始,陈思诚就觉得许三多这个角色可能会火,于是向导演提出了出演许三多,不过因为性格原因,导演觉得他饰演精明的成才更适合。
经历过很多演出,陈思诚发觉当演员是如此的被动,于是自己导演的念头又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2010年,他自导自编自演了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这是他当导演的处女座,不过同时也让别人看到了陈思诚身上的才华。
有个电视台台长找到了陈思诚,希望他在拍摄续集,要是反响都很好,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名气的电视剧导演。
不过陈思诚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电视剧导演,他的野心更大,要进军电影行业,成为一名独树一帜的导演。
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成为了他电影路上的问路石,这部成本不到5000万的小成本电影斩获了4.05亿的票房。
然而尝到甜头的陈思诚并没有向郭敬明的《小时代》一样,用接二连三的续集消费观众的好感,开启"恰烂钱"模式。
因为两部爱情类型的作品让他被许多人定位成了一个爱情片导演,然而这只是他的尝试,并不是他的目的。
其实在拍摄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期间,他就在空闲时间开始构思国内较少的侦探题材电影,也就是之后大火的唐人街探案系列。
为什么唐人街探案系列如此受欢迎?
分析一下,以往此类型的电影往往片风很沉重,重在推理过程,所以非常烧脑,受众人群很窄。
而陈思诚独树一帜,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搞笑情节,加入了年轻一代喜欢的小鲜肉,甚至连背景音乐都精心挑选,他把侦探片变得更接地气。
在里面,不同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元素,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的口味,这招实在是妙!
另外,陈思诚更希望把唐人街探案系列打造成漫威一样的ip,虽然可能比不上,但一定要让观众觉得听到他的作品就知道不错,就目前来看,陈思诚确实做到了。
回过头来看,从一个雏形的明星梦,到力排众议报考艺校,再到放弃唱歌转演员,陈思诚总是坚持着自己,不断思考,不断前行,才成为了新一代年轻导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9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