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证监会发布消息,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土证券、基金机构是否准备妥当,迎接与外资机构的同台竞技呢?
2019年12月20日,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接受了财经头条、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交汇点新闻的联合专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
中外玩家博弈,最终将服务中国企业
邵宇表示,更多外国玩家的加入,将刺激市场的竞争,给予投资人和有金融需求的消费者更多选择,并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而同台竞技,就看谁更了解中国经济,作出更加准确的价值判断。打个比方,美国股神、中国股神、欧洲股神都在中国炒股,就看谁才是真正的股神,谁更能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邵宇说,“我们欢迎这样的竞争,将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挑战。”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投行的服务主要包括融资、兼并收购顾问、资产管理、投资研究等方面。
邵宇认为,外资投行将为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和并购输送不少资源;而本土投行更能把控国内的发行节奏,这都将为中国企业服务,“中外资投行应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对不同的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方案和融资场地。这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好契机。”
“鲨鱼”也会变“鲶鱼”,竞争才是做强之路
当前,外资投行巨头正加紧布局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有3家外资控股券商,分别是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同时,日本大和证券已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新设控股券商的申请。截至2019年6月30日,北京设有外国证券类机构代表处32个;截至2019年12月1日,上海设有外国证券类机构代表处38个。
“外资投行最大的特征在于,他们对研究、对科技投入充分,而这块我们很薄弱。”
邵宇认为,外资投行经历过漫长的优胜劣汰,现有投行主要为一些头部公司,其体量、人才积累等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我们需要保持心态,迅速向它学习和效仿,并且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
对于外资券商的来临,有的人认为是鲨鱼,有的人认为是鲶鱼。
邵宇则表示,“中国人的勤劳勇敢,最终都会把它们变成一条鲶鱼,或者说直接灭了,都有可能。我们不怕竞争,怕的是过度的保护、相对的封闭。以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竞争,这也是中国企业跟金融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8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