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盖茨基金会:做公益需要关注那些不能在社会上发声的边缘群体

盖茨基金会:做公益需要关注那些不能在社会上发声的边缘群体

南都讯日前,比尔及琳达·梅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发言表示,公益事业需要专业运作,做“有难度的慈善”更能发挥社会效应。李一诺站在专业从业者的角度呼吁,做公益要理性地发现真正的问题,关注那些不能在社会上发声的边缘群体,让慈善捐赠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即使是在超高净值群体里面贫富差距也在拉大,财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捐赠也呈现高度集中化,前20%的头部慈善家贡献了60%以上的捐赠金额。”

这是清华研五道口全球家族企业究中心在对中国内地家族的公益慈善行为所作研究中的一项发现。该研究中心定义的超高净值群体,即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群体。

12月14日,该中心发布《中国超高净值家族公益慈善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该中心主任高皓介绍了超高净值家族捐赠的行为特征及政策环境等,比尔及琳达·梅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表示,公益事业需要专业运作,做“有难度的慈善”更能发挥社会效应。

富豪群体内部的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度提高

在公益慈善领域,超高净值家族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他们的捐赠行为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据高皓介绍,通过追踪分析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和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可以发现:2009年至2016年的7年间,首富的财富差距放大了7倍,而榜尾的财富净值增长则只有3.5倍,这意味着超高净值家族群体内部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财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首善的捐赠额在这7年间增长了8倍,但榜尾却没有显著增长,意味着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头部慈善家。

高皓介绍到,超高净值家族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动能从传统制造业到房地产业再到高科技的转变,科技业上榜富豪逐年增加,2015年占到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40%。与此相伴,科技行业捐赠者的人均捐赠额在近几年遥遥领先于其他产业。

研究报告中提到,捐赠者还呈现出年龄分布和地域特征等变化趋势。70、80后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在近两三年间增势强劲,并于2016年首次超越曾经的捐赠主力50后。2009年至2016年间,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家族的捐赠总额占全国比例几乎超过50%。

此外,该研究报告还提出,不同性质的慈善基金会在选择公益项目时也具有各自的偏好。比如,家族基金会更加注重教育,其中顶尖大学接受的捐赠最多;而企业基金会更加注重扶贫,以契合公司发展及社会责任。

公益需要专业化运作,要做“有难度的慈善”

李一诺提到,公益事业除了需要爱心和资金之外,也需要专业化运作。比尔·盖茨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要追求慈善捐赠系统性的、真正的影响,“花钱比挣钱更难。”

由于没有市场机制,社会普遍认为“捐了钱就是高尚的”,做“容易的慈善”也不会引起非议。不过,李一诺表示,真正专业地做公益,需要广泛考虑那些“有难度的慈善”。

她以教育举例:在儿童的成长中,在0-3岁或0-6岁的投入产出比远高于在大学时的投入产出比。相比之下,捐赠给大学,有光鲜的捐赠仪式,有专业的团队打理,“会省心很多。”实际中,大学接受的捐赠也占比较高。

李一诺站在专业从业者的角度呼吁,做公益要理性地发现真正的问题,关注那些不能在社会上发声的边缘群体,让慈善捐赠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采写:南都见习记者马嘉璐 发自北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8169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