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19日就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12月24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在中国成都举行。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形势下,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共同规划和发展三国合作,对于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都将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
三国经济总量在全球举足轻重
根据商务部和外交部数据,中日韩三国总人口逾16亿,中日韩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第十一大经济体,三国经济总量20.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4%,占亚洲70%以上。2018年三国间贸易总额超过72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3100万人次。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外部需求疲软,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为了摆脱困局,三国除各自与相关国家签署双边自贸协议外,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地区性自贸体系建设。RCEP已于今年结束了15个成员国的文本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有望在RCEP签署的基础上加速推进。
今年是中日韩三国合作20周年。20年来三国合作经历风雨,成就得来不易。毋庸讳言,三国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但在管控分歧、做大合作蛋糕方面,三方已累积了共识。
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根据外交部消息,除正式会议外,三国领导人还将出席中日韩工商峰会、共见记者并出席三国合作20周年纪念活动。会议将发表《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三国领导人将讨论加速自贸区谈判,并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老龄化、人文交流、“中日韩+X”等领域提出新的合作倡议和设想,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同时,三国领导人将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加强沟通协调。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表示,此次会议“将进一步巩固深化三国政治互信,提升三国经贸合作水平,推动三国各领域互利合作全面发展,为促进东亚和世界经济增长、持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大看点吸引全球目光
国际问题专家、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三大看点,吸引了全球目光。
一是站在合作2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三国领导人将从顶层设计上对三方未来合作进行规划,就深化务实合作交换意见。
二是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目前,三国GDP总量已超过欧盟,仅次于北美自贸区,但三国间的经济一体化建设落后于欧盟和北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量,只占各国对外贸易的20%,潜力巨大。中日韩自贸区概念2002年首次提出后,经过反复计算和论证,2013年启动首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至今年已举行了16轮谈判。如谈判顺利,自贸区从概念变成现实,三国都将受益。中日韩产业链的全球优势将大幅提升,中日韩自贸区将和北美自贸区、欧盟一道,成为世界经济三极中的重要一极。再下一步,中日韩和东南亚深度经济融合,将给世界经济提供更多亚洲智慧和力量。
三是日韩贸易关系是否回暖?今年以来,日韩经贸摩擦加剧,关系持续紧张。据媒体报道,在本次会议上,韩国总统文在寅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会见面。两人将会有怎样的互动,日韩经济关系会否出现回暖?备受外界关注。
王冲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三国间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不仅在三国中央政府层面建立了合作机制,在地方政府、企业层面乃至国民之间都有密切的合作交流。可以乐观预计,在三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三国地方政府、企业很有可能会在会议期间进行有关项目洽谈甚至签约,这也将为会议增添亮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6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