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刘尚希:通过研发创新提高供给质量,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刘尚希:通过研发创新提高供给质量,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观察者网讯)12月19日,由中新经纬主办的“财经中国2020V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创新的力量”为主题,邀请经济学者、企业代表和媒体高层等近300人与会,共同探讨经济创新发展的经验和路径。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小军,嘉楠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楠赓在本届峰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

创新如何落实到位?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发言中表示,创新是中国经济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制造业、互联网、房地产,还是消费、金融、健康等产业,无论是决策部门、智库机构,还是企业界、媒体界,可以说创新都是共同语言和共同“法宝”。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尽快地把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生产的实践。在这个领域,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使科研成果能够从实验室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实践,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巨大的潜力。”

创新如何提高质量? 供给响应机制要更加灵敏、快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语境条件下,特别是看到其落脚于‘改革’二字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这条宏观调控的主线索,或这一套宏观调控的制度体系依赖的主要力量是改革性的行动。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进一步指出,供给侧的改革特别要重视优化供给侧,也就是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等的需求,适当调整结构性改革的节奏、力度和重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同样认为,“要通过改革塑造一种良好环境,让供给功能得到恢复,供给响应机制适应这个高成本的时代,让大家沉下心来真正去搞研发,通过研发的创新来提高供给的质量,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刘尚希如是说。

如何鼓励创新? 爱护企业、建立容错机制

在如何鼓励创新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首先,要爱护企业,激发他们的活力;其次,要倡导竞争中性,市场经济核心是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不分主体;最后,社会要为这些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提供一种容错的机制;此外,要重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嘉楠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楠赓认为,下一个十年,万物智联和智能化是当之无愧的热点。对企业而言,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就像无源之水,短时间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发展得很大,但是没有办法基业常青。智能化是把数据、算法、计算能力握成一个拳头,形成一个新的竞争力,谁能练好内功,把这几项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拔得头筹。

本届峰会还发布了“财经中国创新研发奖”和“财经中国创新品牌奖”两大奖项。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大脑、百度深度学习平台飞桨、腾讯云小微AI助手和苏宁第四代无人购物店获得“财经中国创新研发奖”;国美、伊利、荣耀手机、马蜂窝、瓜子二手车、华润万家、汤臣倍健、无限极、同盾科技、沃森生物、中国支付通获得“财经中国创新品牌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4255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