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晓峰视点
今天,首先来看看好的,特斯拉股价飙升:
和19年年中的180美元相比,特斯拉股价创了历史新高,当时特斯拉还受到舆论普遍的质疑,觉得他第二天就要关门了。但事实上,是特斯拉搞了一个关门打狗,据说空特斯拉的空头,亏损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
而特斯拉的成功大家都知道,卡车、SUV,还有中国厂的竣工,对特斯拉而言都是一片凯歌奏响,当然也带动了其整个下游行业的走强。
另一个类似的亮点是苹果,苹果在今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一不小心把一个老产品卖成了爆款,就是他的applepods pro的降噪耳机。在美国市场,圣诞还没有到,已经卖脱销了。
我的朋友在我生日前帮我定了一副做生日礼物,结果要在我生日过后20天才能拿到货,真的是非常的夸张。看着苹果耳机大卖,我觉得最伤心的是BOSS和SONY,他们把市场培育好了,果子被苹果摘了。
从上面两个公司的事件可以看出,高科技路线的消费品容易出爆品,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然,沉淀和运气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这个时候,再来看我标题提到的这个新闻和行业,对比就强烈了。
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在当今中国可谓是成功的代名词,具备了点石成金的功能。但是在影视行业,它也是连续亏损。
实际上,不仅一直在亏,而且越亏越多。
阿里影视的这个新闻,还提到公司目前收入的80%来自互联网发行。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还有一家美股,也就是看盗版美剧一定会碰到的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在今年的7月到9月经历了一波大跌,股价从近400美元跌到250美元。原因似乎也很简单,就是在他的传统竞争对手,比如HBO之外,又加入了新的对手,苹果!
逻辑就不用多推演了,既然能够吓得住美国投资者,那中国投资者也能轻易想明白其中的逻辑。问题是,最近股价又涨回到325的水平了,比美股大盘要涨的好。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并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中国的影视类股票,以及做影视发行的公司,未来是不是存在两方面的难题。
一个行业本身。很多影视的想法是,反正业绩不好,理由问市场就好了。
比如,我过去多少年一直都是影院的常客,大片几乎一部不漏。但现在去得少了,当然不是缺票钱,而是宅在电脑和手机上,已经把大部分片子给消灭掉了。这是普遍现象吗?
其实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关注力,或者说消费力,确实是最大的生产资料吧。消费者只有首先关注了什么,才有可能产生消费。
那这个行业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随着中美贸易协议的签订,如果柰飞,苹果、HBO,都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呢?本国影视公司是不是会更加举步维艰?
今天直到收盘,市场表现平稳。
指数先抑后扬。
正如我昨天预计的,大盘在这里要做个小中枢。只有做成了,才能继续上涨。
15分钟,跌得有点多,明天就能看出方向了。虽然短期会有起伏,但大概率还是涨的。
今天工业大麻板块大涨,但是美国大麻股都跌得稀里哗啦的。两地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不过还是应该参考一下。
二、合鱼法则
附: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原创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下"在看",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3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