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新西兰火山爆发: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新西兰火山爆发: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火山,它就像一头沉睡的巨龙,美丽、圣洁、宏大却又有着严重的起床气。

当它苏醒之时的暴怒,只见一片火海满天横流,疯狂的火浪一个接着一个,张牙舞爪地猛扑而来,之后它便会在此沉睡,等待下一次的苏醒。

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火山往往是旅游度假的圣地,因为它实在是太美了!

最能代表火山之美的,应该就是日本的富士山和美国黄石公园内的超级火山了。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

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

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



而美国的黄石超级火山,除了给予丰富的稀有元素外,它还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不断地催促着人类的科学研究的进步,在它引爆之前成功地拆除它。



但本篇文章的主角并不是它们。

这几天,就发生了一起关于火山的大灾难。

12月9日下午2点11分,新西兰怀特岛火山突然喷发了。


这次爆发来的猝不及防,就连火山的检测人员都没有发布爆发预警。

糟糕的是,火山爆发时,有47人正在怀特岛上参观游览。

根据事发前拍摄的视频显示,当时还有一群游客正在火山口附近行走。

被火山灰遮蔽前,手机拍到火山口边缘就有超过六个人。

尽管新西兰国家应急管理局称,此次火山喷发“温和”。

但在数英里外都能看到,仅十几分钟之后,火山岛上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火山灰。

随后搜救直升机赶到,游客逃往海边等待救援。


被火山灰覆盖的搜救直升机

哪怕被抢救下的伤者,全身也被灰色火山灰包裹,已看不出衣服的颜色。

一段直播视频显示,在火山喷发前不久,一群游客抵达火山口,进入火山坑内四处走动。几分钟后,火山喷发,镜头画面突然转黑,直播中断。

还没上岸游客清楚地拍摄了火山爆发的照片

截止到16日,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两人失踪。

而根据新西兰警方的说法,岛上已经没有其他幸存者。

也许失踪的2人可能也已遇难。

但救援队的搜索工作还将继续,不会轻易放弃。


另有二十多人受伤,其中两人来自中国。

其中很多是严重烫伤(29人中27人都是严重烧烫伤)。

至此这次火山喷发引发了全球关注,对事故责任的追问不断升温。

火山爆发是否提前能预警?火山爆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都成了现在人们所探讨的问题。

要想预防火山,就要先了解火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杀伤性?又是如何致人死亡的呢?

我们知道虽然火山内部有着高达1000度的岩浆,但火山杀人有十八般兵器,偏偏岩浆几乎不在其列——它只是幕后大boss,冲到前线杀人的都是小弟。

无论是毒气也好,火山弹轰炸也罢,熔岩穹丘坍塌形成火山碎屑流,崩掉半座火山造成超级海啸等等,罪魁祸首当然都是从地下涌上来的岩浆。

火山真正危险的,是爆发瞬间喷射出被熔浆分解成细微的粒子的固体石块形成的火山灰和由高温气团,大小石块和火山灰云组成的火山碎屑流



火山灰的大小不超过2毫米。

火山灰的高度通常能够到达3000米以上,破坏云层的同时也会随着风吹向周围各地。(图为11月8日日本樱岛火山爆发,火山灰高达5500米)


当人体吸入后,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

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

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另外,火山灰的下落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

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台风和雨使又湿又重的火山灰降落到人口稠密的地区,约200人死在压塌的屋顶下。



同时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如果有火山灰的存在,火山灰就像在在沙暴中的沙砾破坏汽车的发动机的内部零件那样钻入飞机发动机零部件,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火山碎屑流从学术一些的角度上讲,是发生在火山爆发事件中,沿着山坡快速下降的由大小石块和灼热的气体组成的碎屑流。

它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而下,速度可达每小时100-150英里

一路披荆斩棘的冲将下来,掩埋拦在陆上的一切——森林、动物、房屋、城镇,当然也包括人。

比如维苏威火山爆发后埋葬了庞贝、赫库兰尼姆等古罗马城市的火山碎屑流。

1902年法属马提尼克岛的培雷火山爆发,巨大的火山碎屑流单次杀死3万人,毁灭岛上最大城市。

1980年,美国的圣海伦火山炸掉了半座山,巨型火山碎屑流杀死附近小镇的57人。

1991年,日本长崎的云仙普贤岳火山爆发,熔岩穹丘的坍塌造成沿山谷高速推进的火山碎屑流,杀死了41名灾后搜救人员、记者和摄影师,还有2名现场考察的火山学家。



从运动的方式上讲,它和雪崩很像。

1.雪崩的前锋是大块的雪团,火山碎屑流的前锋是大块石块。


2.雪崩被触发后依靠自身重力沿山坡下降,火山被触发后碎屑流也依靠自身重力沿山坡前进。

3.雪崩的组成部分除了大块的雪团外还有纷飞的雪粉,火山碎屑流也同样带着大量纷飞的火山灰。

4.雪崩运动速度极快神挡杀神,火山碎屑流的运动速度也非常快,人挡杀人。


5.雪崩可以在遇到水面后继续前进,尽管大部分块状雪团会进入水里;火山碎屑流也可以在遇到水面后继续前进,漂洋过海几十公里吞没岛屿毫无压力——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真实案例。


图为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一支高速运动的石块及灰尘大军可以轻易吞没城镇,掩埋人畜;浓密的火山灰可以引发严重的呼吸系统反应造成窒息。但这还没完,高温才是是它最后的杀手锏。

在挖掘庞贝古城的死者遗骸中,黑色的骨头证明了死者在被埋在火山碎屑流下经历了痛苦的高温。火山碎屑流温度可达800°C

当火山爆发时,飞溅的石块、让人窒息的火山灰、炙热的碎屑流、最后滚烫的岩浆缓缓到来将所有事物都埋藏进去,多么令人绝望呀。


不要想象。

不要想象。

不要想象。

所以当火山爆发时,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熔岩喷发时,尽快跑出熔岩流的路线。   

(2)应对喷射物危害。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时,使用坚硬的头盔、摩 托车头盔或骑马者头盔能给予一定的保护。   

(3)应对火山灰危害。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保护眼睛。用一块布护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有可能,也可用工业防毒面具。到庇护所后,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干净水冲洗眼睛。驾车逃离时要记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应慢速行驶。   

(4)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如果附近没有坚实的地下建筑物,跳入水中,逃避球状物。   

(5)不要走峡谷路线,因为它可能会变成火山泥流经过的道路。

让我们重新回到本次爆发事件当中来,这次的火山爆发有提前预警吗?

其实是有的,根据新西兰皇家研究中心GNS对于火山等级的评估报告中,怀特岛在今年10月就已经升级为一级警戒。

火山喷发前,警戒级别正式二级。

但岛屿旅游的公司认为,在火山二级警戒或以下开展旅游项目是安全的。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会开展旅游。

二级为中到高度的火山不稳定”状况,而三级就已经是小规模喷发了。



但不同于一些在喷发前有明显迹象的火山,怀特岛火山直至爆发,也没有给监测机构发布准确预警的机会。

GNS的学家也表示,这次火山爆发“很突然,持续时间很短暂”。

那么,为什么准确预测这次火山爆发,会如此困难?

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怀特岛火山的爆发方式有关。

怀特岛火山是新西兰最活跃的活火山。从2011年起,怀特岛火山处于一个连续爆发的时期,但大多数只是小型的火山爆发。最近的一次较大的火山爆发出现在2011年,但幸运的是,这次火山爆发发生在夜间,并没有游客在岛上参观。

新西兰的火山爆发,属于蒸汽驱动的火山爆发,也称为热液喷发或射气喷发(phreatic eruption)。

这种火山爆发会导致水瞬间形成蒸汽,这个过程的速度甚至超过了音速。这时,水迅速膨胀到原始体积的1700倍,继而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这种爆发产生的能量,足以粉碎岩石,撞开火山口,并将岩石碎片和火山灰喷射至空中。在这次怀特岛的火山爆发中,火山灰更是被抛射到了距火山口3000米的高空。

而这类火山喷发通常表现为前兆少,无法准确预测爆发时间。

但这都不是悲剧发生的借口,因为:

一座难以预测的火山,为什么一直以来White Island和新西兰当局都允许游客登岛?

很巧的是,最近有一部也是关于火山的电影,还是杰伦嫂昆凌主演的《天·火》。

看完后挺细思极恐的,因为《天·火》的剧情跟新西兰火山事件有许多惊人的相同之处。

简直像电影投进了现实:

比如都是在不稳定的活火山开放旅游。

比如都有无视检测数据的警告。

比如都有着面对危险,反而更重视利益的幕后秘密财团。

在《天·火》中,灾难的来源是人类的不自量力。

科学家们以为自己能号准地球的脉动,掌控活火山的脾气秉性,而另一群人更加自大且贪婪,把活火山开发成了网红打卡的旅游景点。

最终在大自然的震怒天火面前,人类只能承认自己的无力。

这样的剧情发生在电影里,是艺术冲突。

但发生在现实里,就是实打实的惨剧。

源头依然指向了人类的自大。

之后传出的消息就更悲剧了。

据英国《每日邮报》,新西兰当局几年前在怀特岛上放置了一个金属集装箱,用作火山喷发时的紧急掩体。

里面有安全装置、备用衣物、食物以及其他紧急和救援物资。

遗憾的是,很多游客对此根本毫不知情

当然,在灾害面前也自然会有英雄出现。他们便是救援人员、探测人员和记录摄影师们。

夏威夷摄影师辛松(Kawika Singson)冒着生命危险,高温让鞋子和三脚架都燃起了火苗也不为所动记录夏威夷火山的活动。

也有探测人员身穿防护服,脚踩高温碎屑流只为了探测火山活动。


当然,还有这次火山爆发后救援人员面对火山灰却依然执行任务导致飞机被火山灰彻底摧毁,履行了作为一名救援人员对他人生命救援的义务。



最后,我们在对死者家属告慰和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时。也希望新西兰政府对此事件给出一个公正的结果吧。

正如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对国会所说——

“Questions must be asked, and they must be answered."

(“问题必须要被提出来,也必须得到回答。”)


欢迎关注我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1271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