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供应商行业调查:德国人停滞不前,中国人虎视眈眈|AP汽车制造

供应商行业调查:德国人停滞不前,中国人虎视眈眈|AP汽车制造

亚洲的汽车供应商,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公司,几年来一直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它们不仅仅只是在销售额上会赶上来。

▲中国供应商的生产:德国供应商面临着来自中国供应商日益激烈的竞争。(图:Rheinmetall)

德国的汽车供应商停滞不前,重要的是必须首先捍卫自己免受亚洲竞争者的冲击。这是普华永道战略咨询公司研究报告的结果。直到2015年,德国供应商还在扩大市场份额。

但是现在,亚洲供应商正在不断发展,自2015年以来它们一直在夺回全球的市场份额。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由日本人带动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的公司。亚洲供应商能够在2015~2018年之间将其市场份额提高两个百分点至41%。

极具进攻性的供应商群体

该研究报告的作者,普华永道合伙人Henning Rennert预计,这一比例在未来几年将会增加。他在接受《汽车周报》采访时解释说:“有一批极富攻击性的中国供应商正在进入全球市场。”

“过去,中国供应商主要通过收购兼并来获取市场渠道。现在,他们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增长,” Rennert解释说。他以供应商福耀玻璃为例进一步佐证他的观点:“中国玻璃制造商在全球汽车供应商前100强里实现了飞跃,来自中国的许多其它公司也准备采取这一步骤。”

供应商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最大的100家汽车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在汽车领域的销售额超过了50%。尽管与2017年相比,2018年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下降了1%,但最大的供应商增长了3%,达到9220亿欧元。

该研究称,与此同时,大多数德国供应商属于“没有优化其资本结构”的供应商群体。据此,国际供应商中将有70%带着产能过剩进入未来。根据他的说法,尤其德国公司受到的影响将很严重,它们在过去的时间里没有及时消化过剩的产能。Rennert担心:“该行业正陷入价格战。 ”

中国公司在研发支出上走到前列

不过,许多德国供应商还具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他们在研发领域一向很强大,并能够通过创新将高的价格转嫁给客户。在亚洲供应商中,研发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自2015年以来,他们的研发支出增加了30%以上,并已成为电池、通信和半导体技术的领导者。

特别是由于中国公司的发展势头,亚洲人的研发比例从2017年的3.6%增长到2018年的4.2%。因此,中国公司越来越快地赶上德国供应商,后者在2018年平均将销售额的5.8%用于研发。

金融投资商也在兼并收购

但是创新并不是汽车领域的全部。作者指出,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成本领先是第二个主要支柱。座右铭是:“大就是好的”。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公司和金融投资者在动力总成/内燃机领域的兼并重组非常引人注目。

自2015年以来,金融投资者进行了五次收购,包括四笔超过5亿美元的交易。根据普华永道的说法,德国供应商目前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仅扮演次要角色。

对于作者来说,关键是看供应商们是否能够告别内燃机技术,并主动地提出新的行业解决方案,或者要看金融投资商是否会来整合企业。德国供应商对转型的需求特别高。传统动力总成系统全球平均的销售份额是30%,而德国人却占了40%。

轮胎行业的榜样

轮胎行业给人们做出了示范,如何聪明地、前瞻性地进行战略性的企业整合。报告指出,该行业及时地在行业下滑之前做到了整合,以至于可以在整车厂的强势下依然保留主动地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0119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