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今有北漂,唐有长漂,代写个奏折,而被李世民四请进宫的一代名相

今有北漂,唐有长漂,代写个奏折,而被李世民四请进宫的一代名相

大家对北漂都不陌生,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无依无靠,艰难度日,只求有朝一日能跳过龙门,实现自己的明星梦。在唐代,也有一群“长漂”,混迹于长安街头,他们的梦想是当官,为朝廷效力。

从广义上看,今年热门唐朝电视剧里的诗人程参,也应该算是长漂之一。他们用自己的诗文干谒达官贵人,希望能得到赏识,然后入朝为官。大诗人李白便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如果长漂们不会做诗怎么办?没关系,先给别人当个门客,说不定以后能当个宰相呢?这不是开玩笑,历史上真有其事。这位宰相比魏征更受到唐太宗的喜爱,他的名字叫马周。

马周的前半辈子很失败,虽然读过书,但家里穷,人缘也不好。大唐开国后,因为他有点文化,被授予县里的助教。可他对这个职位一点兴趣也没有,经常喝得醉熏熏。

刺史为此没少骂他,马周一怒之下,辞去职务,跑到长安变成了一名长漂。对马周这样的小人物而言,长安是高不可攀的,你能够置身在这座城市之中,却无法触及到城市的灵魂。这里属于达官显贵的乐土,你可以和他们近在咫尺,同时又远隔天际。

马周既没有冲天的诗才,又没有靠山,只能给一员武将当了门客,也就是给他写写文章,应付一下朝廷交代的差事。这员武将是常何,长安城的禁军统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下兵马,杀掉太子。而当时的玄武门守卫将领正是常何,没有他的配合,李世民绝不可能成功。有了这份功劳,常何在李世民面前的地位可想而知,负责着整个长安城的安全工作。

常何是个大老粗,不会舞文弄墨,便请些门客帮他代写个奏折、书信什么的。马周干的就是这份工作,连个小吏都算不上。在正常情况下,马周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连进入官府的可能性都很小。但有时,机会也需要自己去创造的。

李世民下令,五品以上官员都要上书谈一下朝政的得失,如果有建议,也要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李世民求贤若渴,要求文武官员都得写。对常何来说,这是要命啊,我一个武将,朝政关我何事。

幸好,他手下有读书人,养着他们就是为了干这个的。马周接到这个差事后,动了好大一番脑筋,针对二十多条国政,一一发表了看法,并附上改进措施。这是他展现自身能力最好的机会,也许皇帝连看都不会看,但他必须搏一下。



常何是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来完成这事的,只要写得不太差就过关了,反正皇帝知道他的水平,也不可能来为难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折子被李世民看中了。

李世民知道这不可能是常何写的,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常何连忙说是门客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刻下令召马周进宫。在马周到达之前,李世民四次派人催促,想早一刻见到这位人才。

李世民见到马周后,一谈之下,真是相见恨晚啊。他想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让他在门下省值班侍奉,随时等待皇帝召见。没几个月,又授予他侍御史,朝散大夫,从五品的官阶。

大诗人白居易才做到过朝散大夫这个官位,那时他已经五十岁时,还写了首诗纪念一下。而马周此时才30岁出头。一封代写的折子,让马周青云直上,成为朝廷命官、天子近臣,跨过了那道拦住无数官员的门槛。

从此以后,马周步步高升,直到中书令,这是唐朝的首席宰相之职,做到了万人之上。他和魏征一样,经常劝谏李世民,不过,他的情商和说话艺术似乎比魏征更高一筹,李世民不但不反感,还更加器重马周。

马周病重时,李世民亲自为他调药,太子李治亲临探望。死后,陪葬昭陵,极尽哀荣。李世民甚至在晚年求仙问药时,还想让方士施法显现他的身影,可见李世民对马周的思念之深。

马周是吊丝逆袭的代表人物,他几乎什么也没有,那篇奏折也只是代一下笔而已。但仅靠这份折子,马周受到君王的赏识,成为一代名相。这是典型的,没有机会就自已创造机会,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放弃。对于吊丝而言,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8791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