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纸箱说 ,作者纸箱人
从2016年9月到2019年12月,共计3年3个月的时间里,纸箱行业完成两次涨跌的轮回,可谓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期间充满狂欢、泪水、惊恐,和谎言。
造纸厂成为最大赢家,量价齐升、彻底摆脱小造纸厂的贴身纠缠,几大巨头完成海内外林、桨(木浆、废纸浆)、纸、板、箱的一体化进程,在未来可期的时间内,可以预见国内几大龙头奠定市场格局的局面。
纸板厂在潮起潮落的轮回中,钱赚了、设备升级了、产能扩大了、箱板一体化越来越明显。
纸箱厂钱也赚了、也亏了,有实力的扩大了,也有关门歇业的,部分转型成了二级厂,部分彻底转型为电商包装厂,部分深化成特色服务厂商,剩下一部分,还在迷茫中。
废纸还是那个废纸,只是经历了“废纸劫”以后,逐步稳妥经营,不再去追涨杀跌,稳定获利。
三年中用一个关键词最合适,那就是“涨”。然而17年的涨和19年的涨,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可以说一样的“涨”,不一样的“理由和成因”
两次涨价归纳为两种不同模式,17年的涨价是“套路式涨价”,19年的涨价,就是“拳头式涨价”。
套路式涨价
这个涨价模式中,有几个核心要素相互作用,且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这几个要素分别是:产品供需关系、原料供给能力、临时社会经济消息、国家政策。
这种套路式涨价还涉及众多的心理学因素,如从众心理、恐慌心理、赌博心理、追涨心理,而种种心理现像形成的根本问题,来源于“不吃亏”、“贪婪”的潜意识。
上次涨价,无论是造纸厂还是后来加入的纸板厂,甚至于被迫应战的三级厂,都充分利用了“环保”、“安全”、“供给侧改革”、“雾霾攻坚战”、“运费涨价”、“外废进口减少、国废供应不足”、“上游涨价成本承压重”、“需求太旺无货供应”……等等各种消息,这些都可以用来做给自己下游或客户涨价的理由。
涨价基本思路:涨价因素消息(如环保成本高)先产生、然后是上游有意无意的放风声、接着是自媒体广泛宣传涨价消息(不排除某些自媒体是特定放风声)、紧接着朋友圈放大消息面和声量、接着正式涨价、接着自媒体宣告自己预测涨价成功、接着供不应求、接着停单、接着继续涨,等到这波消息过去,一轮涨价结束。
17年的总体涨价模式就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每一个价格因素,都可能成为涨价的突破口。
拳头式涨价
而进入19年8月以后,这轮涨价就很诡异,没有任何利于涨价的消息借口出来,也没有大的风声做铺垫,就那么一点一点,坚定不移地涨价,完全没有理会下游、终端的各种怀疑和猜测。
我们总以为这轮涨价没有需求的支撑,最终会败下阵来,可是等价格爬到半山腰,开始加快脚步和频率的时候,下游才恍然大悟发现上“当”了,价格已经上去,并且一去不回头。
不管纸板厂是暗暗欣喜还是咬牙切齿,也不管三级厂是怒发冲冠商议再次“坚壁清野”,纸价就是一路往上“涨、涨、涨”。与此同时,行业巨头提前、大声、齐步地宣布停机消息,让“涨价”和“停机”第一次实现“双飞”,除了一个“爽”字,没法形容纸厂的感觉。
为什么这次涨价能够成功?是机遇还是巧合亦或是完美策划?都不是。
成功唯一的原因就是“实力”,龙头们默契地一起涨废纸、一起涨原纸、一起宣布停机,凭什么?凭的是实力,也就是在这个源头资源相对集聚的行业,资本就是实力、产能就是实力,实力就是“拳头”的大小。
价格涨跌震荡,是获利最快的方式,纸厂除了需要制造利润,更需要资本面的额外利润,可以想见,这种资本实力型涨跌还会不断延续,因为他有需要,而你又无处可逃。
如果说“套路式”涨价还能通过增强免疫力提高避免被套路的能力,那么实力型“拳头式”涨价,真的是逃无可逃。套路涨价是点射,拳头涨价就是碾压。
随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前景日渐式微,当市场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究竟会怎样?
END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公众号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8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