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派#
11月上旬,由优酷、欢娱、银河酷娱联合出品,国内年轻演员片场生存真人秀节目《演技派》上线。节目集结了30位青年演员,于正亲自撰写剧本,吴镇宇、张静初、张颂文三位表演老师,共同打造演员职场和片场生存指南。
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演技派”,更多演技视屏等你来解锁
是的,爱豆们也要为了KPI拼命!是不是听起来舒服了许多!
相较于本月已经收官的《演员请就位》和持续放送的《我就是演员》续篇,《演技派》弱化了舞台现场概念,更多关注选角、表演教学和片场纪实,不简单通过一场表演和一次舞台来定义演员演技的成败。
说实话,从节目模式上看,又是一档主打演技的综艺节目。当然了,同质化竞争再严重也要做出各家的特色。这一点《演技派》想到了,但归根结底,还是跑不了演技话题,聪目就聪明在,加入了职场和表演教学的部分,并强调了影视艺术呈现的整体性而不只是演员的部分。
《演技派》剧本围读
这两年,演技类综艺频出,演技这个话题的热度持续不断。徐峥曾在节目中说,“好演员的春天来了”。张雨绮也在《演员请就位》中说,影视寒冬不是寒冬而是要暖起来了。不论哪一档演技类综艺,都在传达一个讯息,那就是演员没戏拍。
所谓“影视寒冬”,表面上看是由于拍摄题材受限、验收标准严格等各种情况调整所致的影视行业产出下降。但事实上,这是一次影视产业大清洗的阵痛。要知道,视频媒体平台逐步形成了以百度支持的爱奇艺、腾讯撑起的腾讯视频以及阿里布局的优酷这三方的鼎立之势,同时有不断刷新用户流向的短视频平台。影视行业这块高度流量的集中地自然成了香饽饽。
由于各项举措的调整,前几年大批扎推影视业的投资开始回撤,留下来的,才是能持续发展的,而不是短暂的泡沫经济。举个简单的例子,早前,霍尔果斯作为“避税天堂”,吸引了大量影视制作公司。
霍尔果斯港口 图源自网络
一时间,几乎你看到的影视制作方中都有“霍尔果斯”字样。从2017年起,各项要求细化严格以后,许多中小型公司注销撤出。留下继续经营的,基本是真正能承担大风浪的影视公司,即是能够继续出品符合市场要求作品的公司。
投资少了,能产出的影视剧集就少了,演员们自然完成不了KPI。
如此这般,经过这么一大轮规则淘汰赛,终于淘出了行业的精英大佬们。
在内容为王、新媒体泛滥且利润越来越透明化的大背景下,只有真正做到够好够特色的,才能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
网红奶茶
这和所谓“网红经济”是一个道理,短时间内的网红效应确实能带来快速盈利,但要保持长久黏性的热度和盈利,仍然是靠质量本身。
营销手段在现代化的新媒体语境下,已经过分引导了受众的心理。时间长了,观众会清醒会审美疲劳。也正因此,加剧了“影视寒冬”,影视产出骤减的情形。影视业需要一段时间来冷却,并探索如何“带着镣铐跳舞”。
小编相信,接下来的中国影视行业将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虽然,距离好莱坞成熟的制作流水线仍有距离,但距离在倍速缩短。
头条搜索内容全面丰富,可以先用头条试试“演技派”
这是一个关注城市青年人生活娱乐的怪奇物娱号。青年人每天都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7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