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风生水起看城南,妙笔生花筑高地

风生水起看城南,妙笔生花筑高地

12月12日,北京市公布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进展情况。2019年,北京城南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175亿元,一批骨干交通项目竣工投用,一批城市森林公园对外开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公共交通、配套绿化、公共服务等均得到显著改善,城南区域作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腹地”初见雏形。

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为城南区域发展注入强心剂。从2018年8月底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一大批重点投资项目在丰台、大兴、房山等区域落地,新机场已经顺利通航,大兴区确立了建设“新国门”的发展目标,临空经济区建设蹄疾步稳。地处西二、三环的丽泽金融商务区,成为全市临近二环的最后一块规模集中建设区,目前已经实现了由开工建设向招商引资的转换,在集聚效应凸显的同时,也成为首都西南部发展的新坐标。以北京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形成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成为北京打造“高精尖”产业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年投入8000亿元助力打造首都发展新高地。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南北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有人调侃“南三环不如北四环,南四环相当于北五环”,就连房价都比北城低很多。区域均衡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鲜明导向,新版城市总规再次提出开发城南、南北均衡的发展目标。实际上从2010年起,城南行动计划先后实施了两轮。与前两轮侧重补短板、打基础相比,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在继续补短板的同时,提出了“筑高地”的新目标,要推动资源要素集聚共享,逐步将南部地区建设成为首都发展的新高地。十年间,总共已有8000多亿资金投入城南区域,有力促进了南北均衡发展。按照新一轮行动计划,到2020年,南部地区将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和谐宜居示范区和首都发展新高地。

实现南北均衡是北京落实新版城市规划、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初心和目标。丰台、大兴、房山等城市分区规划最近公布,可以看出各自在城南行动计划中都承载着重要使命。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城南地区,不仅仅是简单的政府投资行为,而且已经成为撬动社会力量、提升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重塑美好未来的时代战略。蓝图已绘就,雏形已显现,还需要不断填充丰满,将各种资源和力量融合汇聚成城南发展的新动力,孕育打造区域协同的新支点。城南旧事,已成过往;风生水起,再看城南。城南发展,正在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正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文/宋树东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7295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