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每天过“悬崖路”的徐良凡:山里不能没有学校,孩子不能没有老师

每天过“悬崖路”的徐良凡:山里不能没有学校,孩子不能没有老师

学海有“涯”,为了学生们的安全,他每天手牵着手过悬崖路,而如今,那条小路修好了,他却倒下了。

1976年出生的徐良凡,家乡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耿官村。说起生他养他的这个小村落,可谓是地势险要,地处贵州与四川交界处,赤水河岸,海拔约有1000米。如果将它当作一处自然风景区那是好的,可是,曲折起伏的山脉也阻挡了这个地方与外界的联系,可以说,在这里办学,要比其他地方难得多。

1993年,徐良凡开始在生机镇大元学校代课,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在2011年,凭借着对学生细心负责,教授工作努力认真,徐良凡担任了大元学校的校长。次年,徐良凡正式调到了半坡小学担任校长职务。

当时的半坡小学硬件条件很差,满路泥泞,羊肠小道,蜀道难恐怕也莫过于此。校长徐良凡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安安全全地到达学校,每天都会提前一两个小时来到那条“悬崖路”,然后牵着学生们的手一个一个地送到学校。

这还仅是接送学生,对徐良凡来说更为艰难的莫过于为学生准备营养餐了。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为了孩子们的营养餐,徐良凡从未耽误过。背着一背篓的蔬菜大米,穿梭在这悬崖峭壁上,三个小时的步行,这对徐良凡来说是难熬的。但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徐良凡从未抱怨过,更没有停止过。

这些年的风雨无阻,有不少人都不理解,而他回答道:“山里不能没有学校,孩子们不能没有老师,只要学生们能吃饱学好,再累都值了。”

交通极为的不方便成为阻碍山里与山外的最大障碍,徐良凡看着这条路陷入了沉思。一到下雨天气,这条基本都不能称之为道路的小路便满是泥泞。而且更险要的是,这条“悬崖路”就在山的半山腰,曾有无数次事故因为这条路而方发生。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上学,也为了当地的居民能够舒舒服服走上这条路,徐良凡开始组织建造这条“悬崖路”。

说干就干,在政府的资助下,这条“悬崖路”上加固了护栏,半坡小学也通上了水泥路,交通上的方便也直接推动了学校的建设,学校也在天南海北的好心人和政府帮助下建了教师宿舍楼。

可是,对这一切项目最为上心的徐良凡校长,却没能亲眼看到半坡小学的发展,他没能再亲自走一走这一条乡间小路,他只能躺在病床上,远远地注视着注入他全部心血的那条小路。

原来,因为操心过度,日日夜夜的劳累使得徐良凡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一场白血病彻底将他击垮了。今天8月25日,肚子疼痛难忍的徐良凡到医院检查,最后诊断为“急性髓洗白血病”。

如今,徐良凡仍旧在病床上躺着,外边的天气虽然冰冷,但社会上不断发起的募捐,却暖了徐良凡的心窝。

好人一生平安,但愿徐良凡能摆脱病魔的折磨;因为在大山深处,还有一群孩子们在等待着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6152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