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一真 2019岁末年关,每一位分析师都面临一年一度的灵魂拷问:中国经济处于周期的什么位置,从哪里来,处在在哪里,到哪里去?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并不算乐观,稳增长压力不容小觑;短周期来看,又处于2018年四季度以来触底回升的阶段。
中国经济周期对于明年的资产配置的启示是什么?在今年指数低点反弹之后,市场向上的空间还有多大?12月15日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Society Beijing)举办的金融投资论坛上,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王汉锋、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和研究部主管洪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翟晨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王汉锋:对明年上半年股市表现乐观
从长周期和短周期的角度,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王汉锋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上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段描述,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王汉锋认为,这个描述对于长周期还是比较准确的。
而如果按照短周期来看,王汉锋表示,并没有那么悲观。现在可能是处于自2018年第一季度景气见顶后下行周期的底部。2016年全球景气周期上行,2017年全球同步复苏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开始去杠杆、资管新规加上贸易摩擦,美国也因为减税效应减退,全球经济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逐渐下行,到现在接近两年时间了,现在有很多迹象表明处于一个周期见底、逐步回升的态势。
做出这样的预判,背后的逻辑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以来,除了中国之外,全球央行都在进行新一轮的货币宽松,货币宽松的效果有可能会在未来逐渐体现。中美之间达成第一阶段的协议,影响也会比较显著。过去两年这些被推迟的需求可能会因为这个暂停,有一部分释放出来。
基于这样一种考量,王汉锋对2020年上半年股市的表现还是比较积极。回看今年,大部分股市都是牛市,也是在悲壮的熊市气氛当中走出的牛市,全球股指都在创新高,但其实之前预期都是非常悲观的。今年是资金从风险资产流入安全资产,全球的股票资金都是流出的,美国债基也都创了新低,最近随着全球的风险偏好逐渐好转,资金正在重新流向股市。
洪灏:2020年市场最大的敌人就是2019年
展望2020年,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的结论是,增长不超预期,货币政策适当稳健,但通胀在未来几个月很可能超出大家的预期,那么央行货币政策选择的空间就非常小,因此并不支持一个特别Bullish的预期。
全球和中国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周期当中?洪灏表示,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意外的话,比如贸易协议没有签下来,或者英国脱欧出现其它的意外,我们应该看到全球欧美和中国名义GDP开始修复。具体对中国而言,2018年第四季度,为期3.5年的短周期结束,但是七年的中周期仍然在上升。我们看到一个周期结束,不管是短周期结束还是中周期结束,市场反应的方式就是剧烈的下行。
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增长决定了我们的回报,通胀决定了我们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的风险。什么东西可以超预期?洪灏认为,增长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超预期的空间,除非货币政策超预期,房地产在2019年投资强度仍然保持强势,到了2020年继续保持强势目前看不太可能。另外一方面,通胀很可能超预期,其将2018年-2020年定义为史无前例的中国超级猪周期。中国生猪存栏量史无前例地下降减少了1.4亿头,美国生猪存栏量减少7200万头。在这样大的形势下即便是猪农及时补栏,猪苗到成猪的过程也需要时间,这就是中国通胀的前景。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整个市场在2019年已经修复了30%,有些指数已经修复了40%,消费板块已经翻了一倍,尽管香港并没有出现系统性的行情,但如果在香港市场买了消费板块和医疗保健板块,那么今年的业绩就会翻一倍,李宁翻了一倍多,安踏翻了一倍多,海底捞和给海底捞做调料的公司翻了一倍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洪灏认为,新的一年当中,经济萧条的风险不大,但市场最大的敌人就是2019年。中国市场周期在修复,但是由于今年修复的速度非常快,到了2020年如果继续期待一个类似2019年的大年,概率不是很大。投资者需要把握的是市场、结构和技术分化带来的结构性行情。
翟晨曦:股市看科技,债市看高收益债
今年最重要的是什么?翟晨曦表示,全球流动性重回扩张,今年大部分资产上涨,背后的原因就是钱多。中国央行相对来说是表现最为矜持的一个。那么明年经济靠什么?过去的二十年中国是比较依赖投资的,政府融资平台和地产是投资的两大支柱,现在是没有太大的空间的,过去消费的增长空间还是不错的,未来改善的空间也有,但是目前又面临经济的不景气、收入增长的限制。明年对冲经济继续下行风险方式大概率就是中央政府投资,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有表态,判断明年财政肯定还是会发力,就是中央层面的资产负债表要有扩张的可能。明年地产也会回暖一些,投资方面会有所改善,但中长期还是没有变。
翟晨曦表示,明年经济不会失速,中短期有望呈现一定企稳,央行也会指导整个市场,市场明年会延续今年分化的风格,大概还会博弈核心资产,债券利率总体向下的态势不会改变。明年股票资产投资上很难有大的整体机会,但结构性机会可能会有很多,宏观层面更看好中游制造龙头低估值板块,科技行业看好半导体和5G。
翟晨曦看好明年高收益债券的交易机会。她认为,因为现在风险没有除清,危与机并存。对于仅仅只是流动性出问题的民营企业,值得我们以投行的心态去看待。现在如果还用原来买债的方式站在家里等别人推债,要么瑕疵很大不敢买,要么利率很低回报有限。现在做债券投资二级市场的交易员,要向投行那样到现场去看项目,但要以买方的标准真正挑选资产。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2U4BLHLN】获取授权信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5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