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开始的金融创新大背景下,先是某宝的宝宝类产品完胜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后大多数投资者又被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P2P)所吸引,动辄10%以上的收益让很多老百姓存款搬家,但是2018年暴雷潮开始,很多家庭损失惨重。
物极必反,现在很多家庭理财观念变得怀疑一切,又开始回归存款和国债理财。包商银行被接管又吓得不轻,难道存款也不可靠?为此人民银行出面解释了包商银行的被接管对普通老百姓的存款没有影响,我们由此知道了“存款保险制度”,原来存款也有保命符啊。但是一般银行存款利率太低了,跑不赢CPI,到底我们应该怎么样理财保值呢?
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类银行存款,存款利率基本一致,产品种类也雷同,没有太多可比性。突然有人可以告诉你,同样是存款,利率能高几倍,你会相信吗?
新型民营银行是靠谱的?
民营银行才是国家金融创新战略的重要部分。P2P可不算啥金融创新,金融体系的多样化内容之一就是发展和建设民营银行,自从某众银行在2015年开业之后,已经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迎客了。在今年两会期间,“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民营银行审批速度更加快了。请看现有民营银行列表:
民营银行同其他大银行一样,信用等级都是仅次于国债的最高信用,存款产品安全性极高。新型民营银行看起来规模很小,相比四大银行或者股份制银行来说,简直就是大象和蚂蚁的差别,但是他们是真正有金融牌照的正规银行,都是受到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严格保护。50万之内存款被法律严格保护无风险。
存款高息红利期?解锁存款新姿势
银行的生命线就是存款,没有存款啥业务都不能做。但是新型民营银行底子那么薄、规模那么小,网点也批不出来,怎么能获取存款呢?民营银行要创新、监管部门要扶持,这就形成了现在民营银行存款红利期!回想6年前某宝刚出来时,在红利期一年内,收益率可以达到6%以上,过了红利期越来越少,现在仅有2.3%了。所以抓住红利期,争取更高存款收益,对于监管、银行和客户来说,真的是多赢局面。
- 民营银行利用科技系统创设结构化的多利率分档存款产品,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快速推销存款,更高的利率就是那个破冰的锥尖;
- 监管部门扶持发展,开一定期限内的绿灯,就是可以联合互联网巨头企业进行存款营销工作,协助民营银行吸收存款、招揽客户、发展其他业务。
这个存款红利期有多长?人民银行在这些民营银行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干涉了,否则会引发恶性竞争。目前就有了这个干涉的苗头。据我分析,最多一家新型银行开业后给予半年到一年的窗口红利期就会截止。
喜欢本文的亲们,
请在页尾留言,点在看,转发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3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