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姝含
12月14日,中国公共财政论坛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召开。据悉,该论坛有四个主题会议,“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税制与财政支出改革”。
在“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主题会议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林双林以“中国国民财富增长及原因”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应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归入到整个国民财富的衡算体系,从而测算全国以及全国各省2000年—2017年的总财富、财富组成及财富增长率。他认为,环境成本和水资源财富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必须纳入到国民财富的衡算体系。
据悉,国际上很早就有对GDP替代和补充方案的研究。Nordhaus and Tobin(1971)提出的以经济福利MEW(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作为GDP核算的替代方案,以国民产出为基础,加入对休闲时间、隐性收入的估算价值,减去环境破坏的价值。1995年,世界银行扩展了财富核算的内容,对国民财富进一步定义:将生产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均纳入国民财富衡算体系。
在环境经济核算方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有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核算内容的研究。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编制了《1993年国民核算手册:综合环境和经济核算》,提供了环境经济核算的初步总体框架;2003年,修订颁布了《2003年国民核算手册:综合环境和经济核算》,在总结执行1993版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给出了方法上的指导。之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不断建立并完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各项子账户和标准,通过并颁布了《2012年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简称中心框架)。该中心框架是首个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统计标准,力求提供一个统一的核算原则和方法体系来供各国建立相似结构的账户、生产可比性数据,在全球影响广泛。
林双林表示,应重视国民财富的长期积累。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增加资本投入。他认为,降低企业所得税能够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使得投资资本随之增加。二是要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重视无形财富的积累。当前,我国受劳动力供给和自然资源的限制,经济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人力资本。此外,教育和医疗都会增加人力资本,因此,要加大医疗卫生投资,改善生活环境,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人们健康水平。三是加大资源税征管力度进一步保护资源。四是改善环境,加大环境税征收力度,严格管制污染型企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1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