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梦想,永远不会太迟。南非赤脚医生保罗在51岁的时候才从医学院毕业,他开了自己的诊
所,为家庭困难的人们看病,让他们随意给钱就行,没有最低收费。
2005年一个平常的早上,保罗醒来的时候就有了个想法:该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这一辈子,保罗就想当医生。但他一直没有赚够必须的钱,看起来好像他的梦想这辈子都无法实现了。
45岁时,保罗意识到自己没有多长时间来实现生活目标了,所以他决定尽一切努力去拼搏一回。虽然他相信自己,但没有几个人认为他的想法可行。他说,“人们都觉得我疯了。”他向大学提出申请时,一些大学也说,“你年纪大了。”
然而45岁不是万事皆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进入医学院前得先争取个学位,所以向好几个大学递交了申请,终于,自由州大学接受了他,他开始攻读理学学士。
新的开始
保罗仍然记得第一次想医生的时候。当时他九岁,患了肝炎,躺在莫桑比克的贝拉市的一家医院里。当地电台的一帮记者来到医院的儿科病房采访,问孩子们他们梦想的工作是什么。“你长大后想当什么?”记者们到保罗的病床前,问他。他回答说,“我想当医生。”
即使他当时还小,也知道要帮助别人了。
1974年,莫桑比克摆脱了葡萄牙殖民者,随后,政治骚乱开始了。保罗的母亲带全家人进入南非。保罗和妹妹入学了,但他妈妈没有永久居住资格。于是,孩子们先跟他们的舅舅舅妈居住。保罗的妈妈五年后才获得永久居住权。
保罗家什么都没有,在异国他乡生活非常艰难。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得边打工边读书。放学后他先去舅舅的鱼店里做工,然后回家写作业。到15岁时,他开始到电影院里当引座员。打工的收入让他的生活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善——他有钱坐公交车上学了,学校离家8公里,之前一直是步行来回的。他说,“冬天里我会把法兰绒睡衣穿在校服下,天气太冷,我没有毛线衣。打工有了钱,我才自己买了厚外套。”
因为要赚钱自给,保罗可以说没有典型意义上的童年。他说,“我过去觉得自己一生下来就成
年了,我总是想找方法做成事情。从来不依赖任何人。我想我从这一点上来看是非常有适应能力的。”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在高中毕业后没有时间和金钱去读大学,也无法实现当医生的梦想。
他先是去饭店里当服务生,然后自己开了家小饭店。后来,他卖画框,卖家具,换过好多工作。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几乎放弃了当医生的梦想,觉得这辈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名医生了。”
迎难而上
2005年,保罗最终决定,该研究医学了。到2005年底,他带全家人搬到布隆方丹。2006年,他
开始在自由州大学攻读理学士学位,这是风险挺大的,因为他无法保证毕业后能够被医学院录取。他说,“医学院只从其他学院招收10名学生,其中只有5名男生。而在那5名男生里就要招4名黑人。在那一年,符合报考条件的白人男生是137人。我非常努力的学习。”
搬到布隆方丹后,保罗把他的硬币收藏兴趣变成了一个生意。硬币收藏生意让他能够养家糊口
,一年后,他的妻子在一所医院里找到工作,日子就更好过了。
对于保罗的学习来说,最难的是没多少时间,为了读书,他不得不减少做生意的时间跟与家人
共度的时间。有志者事竟成,保罗终于成功地进入医学院就读,开于2011年顺利毕业。他说,
“我不为自己做出的牺牲后悔。如果我必须选择,我还会重新做完全一样的选择。”
保罗当实习医生那年,他的妻子提出离婚。他本来计划次年带全家人搬去约翰内斯堡,因为离
婚,所有都变了。他一个人搬去戈尔德市,住在一套大房子里,每晚在孤独中哭泣,那是非常
难过的一段时间。还好,在戈尔德的白天都很忙,忙得他忘了离婚的痛。
他开了自己的诊所,看慢性病的时候不仅是关注患者的症状,更是关注症状的起因。诊所营业
的第一年,他学会了很多重要的道理。但他放心不下孩子们,所以卷起所有东西,回到布隆方丹,靠近他的家人。
跟钱无关
虽然保罗最初在自由州大学的病理学系工作,但他很快意认到自己要更复杂的生活。他要开一个诊所,帮助穷人,他说这个世界有太多敌意,他要尽可能帮助更多人。2019年6月,他的诊所开始营业,第一天只有一名病人来看病,第一个星期结整 时,他只接接诊了5位病人。后来,经本地媒体跟外国媒体相继报道,他的诊所出名了。
保罗看病不在乎病人给多少钱。看过病,患者自己去交钱,能交多少是多少。平均每次看病是
110兰特(55元人民币),最少的只付20兰特(10元人民币)。他说,很多人穷得连20兰特也付不起。
除了给患者治病,他还给病人情感上的支持。“我不仅要减少他们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要帮助
他们挺直腰杆做人。教育非常重要。我花很长时间跟病人在一起,教他们有关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要素。人们常常因为缺乏正确的知识而过得不好,但学知识是要花钱的。”他说。
提前计划
保罗想为患者做更多事情,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来,保罗上电视当健康节目的嘉宾,赚的钱用于补贴他的诊所。他将来还计划做更多健康方面的演讲,争取一些大公司赞助,不靠诊所谋生。生活早就教会他,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他说,“我们家不靠诊所的收入生活,患者的们急切需要帮助,我只是想帮助他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0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