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你是谁不重要,你爹是谁才重要。
————河南高校百事通本人
河南唯一的部属院校是:隶属于公安部的铁道警察学院
最近一则消息被大家纷纷转发,那就是关于设置部属高校的建议:
针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64号(教育类032号)提案所言的“增加部属高校”,教育部在12月6日由官网公布的答复函件中表示,目前不宜扩大中央部门直属高校规模。
这直接宣告了,之前很多传言直接宣告破产,河南省属高校的部属梦,直接破碎(反正我是没有破碎,因为我之前就觉得不可能),河南省属高校的部属之路,还是遥遥无期。
教育部直属高校列表
之前有传言,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中的高校,所谓合建,就是隶属关系不变,同时教育部把这些学校列入部属高校序列,和部属高校一视同仁。有些人开始用“准部属高校”高校来称呼部分高校,比如郑州大学。但是,我很讨厌各种准XX的称呼,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从列表中来看,河南想要拿到部属高校,还远着呢。
这次教育部的表态,也是直接堵住了一些人的嘴,信号很明确了,老老实实做自己事情,比什么都强。
长久以来,河南高校发展屡屡错失机遇,一步步沉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部属高校,很多政策根本赶不上。(当然,这和河南高教界从上到下的瞎搞关系更大)
在我这边,“国家队”有两种,一种是985/211、双一流等国家高教战略决策,另外一种“国家队”就是部属高校,部属的身份可以在长远长久保证他们的能享受政策照顾,可以说也是一张丹书铁券,也就是说,你的背后站着谁很重要。
所以,即使是北京语言大学,人家不是211、双一流,照样秒杀很多学校,毕竟它背后站着教育部。
在河南来说,唯一的部属高校是隶属于公安部——铁道警察学院,但是这类的高校不是我们说的重点,我们的重点高校,没有一所是部属高校,即使是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也都是省属高校。
为什么都想要成为部属高校
我们先看看教育部自己的一个回复
教育部直接管理一批高等院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目前总数为72所。建国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重点大学多为目前教育部的直属高校。
这一段话要点颇多,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建国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重点大学多为目前教育部的直属高校。这些陈述大家自己品品,中国官方的很多文件与问答非常有意思,没有明确,但是好像什么都说了。
除此之外,包括经费和重点项目,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差别根本不是一般的大,更别提河南这样的内陆省份。
所以,大家都想成为部属高校,无非还是想要一个稳定又靠谱的“爹”,能保证自己在经费和地位方面都有稳定的靠山,这才是长久以来大家争来争去的焦点,但是很显然,这些与河南都关系不大,因为,挨不着你。
我再次强调,“上面”对你的定位至关重要,定位高低,云泥之别。
这一点,有些河南省内的省属高校自然体会颇深,你说是不是。河科大,华北水利水电等都出来走两步?
国内高校部属与非部属的前车之鉴
这种例子其实不少,比如当时同属于机械工业部的燕山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一个划归地方(燕山大学),一个成了教育部的直属高校(合肥工业大学)这些年的辛酸苦辣,明白人自然明白,差别之大自然清晰明了。一个进了211,现在照样拿到了双一流船票,燕山大学还在背着四非的帽子苦苦挣扎。
再比如:西南政法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两者命运也同样令人惋惜。
当年西南政法大学之前是司法部直属高校,后来被划到重庆市。据称,当年下放之前,西南政法大学的
校领导到北京四处请求“收留”,但“教育部不要,司法部不要,公安部不要”。
西南政法的校领导到处请求部委收留,无疑也是看到了部属高校与非部属的资源和政策的巨大差别。
如今,西南财经政法大学依然是四非高校,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先是进了211,继而又进入了双一流,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省内下放高校的命运
那些之前部属的高校下放省里之后,过得好吗?
比如: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
好不好,大家心里清楚,但是很多下放高校与地方包括省里关系差,影响发展倒是真的。
这也折射了大学与地方政府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
河南的部属高校还有希望吗
我怎么会知道呢,“上面“的人都不一定知道。
我认为河南高校还是想想,如果第五轮学科评估,还是惨败,该怎么和河南人民交代比较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8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