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LADY读书第7篇原创
全文:4030字
作者:霍霞
事业与家庭,对于男人和女人是公平的么?
在大部分组织的领导岗位中,男人仍然占着主导地位;而对于大多数已婚女士来说,生孩子、养孩子,几乎就是全部生活的重心。
正如“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点,事业是衡量男人的唯一标准,而相夫教子成为女人的天然使命。
男人们,除了事业,别无选择;女人们,为了家庭,放弃梦想。为什么性别可以决定事业与家庭?这对大家都不公平。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她所撰写的《向前一步》,就是在倡导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公平。只有消除这样的不公,男女才可以过得更好。
桑德伯格在书中说,我们早该鼓励更多女性追求触手可及的梦想,鼓励更多男性在工作中、在家庭里给予女性以支持了。女人们在事业上,要向前一步;男人们在家庭里,也要向前一步。
1. 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
2003年,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个实验,测试男性和女性在职场中的感受差异。
他们从哈佛大学商学院关于女性企业家海蒂的真实案例研究开始。这项研究描述了海蒂如何通过爽直的性格,以及在科技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众多商界领袖在内的职场人脉网和个人社交圈,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
研究者请参与测试的学生一半人读海蒂的故事,另外一半人也读同样的故事,但有一处不同——主人公的名字从海蒂变成了霍华德。
随后研究者调查了学生们对于海蒂和霍华德的印象。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海蒂和霍华德都有同样的能力。尽管大家对他们同样尊重,但他们更想与霍华德共事;另外一方面,他们认为海蒂很自私,不是“你想雇佣或为之工作的人”。
这两个故事只有一个不同——性别,但是受试者造成的印象截然不同。实验结论是,对男性来说,成功度与受欢迎程度成正比,而对女性来说则成反比。
桑德伯格
外界舆论也从没有放弃过质疑女性。演员蒂娜.菲曾注意到,当她与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男主角史蒂夫.卡雷尔在宣传电影时,记者会特别关心她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
她在《天后外传》里写道,“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粗鲁的问题是什么?是今年你多大了?还是你体重多少?都不是,最烂的问题是,你是怎么兼顾所有事情的?”
很多女性不得不面临这样粗鲁的问题和谴责的目光,并时常被提醒,自己在工作和孩子身上的投入,都在打折扣。
相比男性,女性的职场晋升同样处于劣势。大多数女性并没有试图获得领导地位,而是努力为生计奔波,并兼顾家庭。
惠普公司内部的一项报告揭示,女性只有在认为自己100%符合条件的时候,才会公开申请职位。但男性只要觉得自己有60%的条件符合,就会对工作邀约做出回应。
女性在面对职位晋升时也比男性更为谨慎。她们常常认为好的工作表现,自然会为自己赢得回报。这被称作“皇冠综合征(Tiara Syndrome)”,即女性都期望“如果自己工作表现良好的话,别人就一定要注意到,并为自己带上皇冠。”
但事实上,可能从来不会有人给你带上皇冠。不要等着别人给你力量,只有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才是真正的皇冠。
2. 职场上向前一步
(1)坐上火箭
桑德伯格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的研究助理。在她上了哈佛大学商学院后,她又到麦肯锡做顾问。一年后,她到财政部继续与萨摩斯一起工作。当萨摩斯成为美国财政部部长后,她成为了他的首席幕僚。
2001年,当克林顿政府执政结束时,她刚刚失业。她决定给自己4个月的时间找工作,但事实上,她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找工作。
最终,她成为了谷歌的“业务部总经理”。但是当时谷歌还没有业务部,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可做。她连自己的工作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
当她带着这些困惑询问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时,他解释道,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能否让你快速成长。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去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在谷歌工作六年之后,有人邀请她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官,而她最终选择了处于初创期的脸谱网,担任“级别更低”的首席运营官,还曾被人质疑,“你为什么要去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打工?”
桑德伯格与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左)
正如她选择谷歌一样,她将事业选择的指标归结为一点:成长潜力,即首先考虑的是一个公司快速成长的潜力以及它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工作职位的头衔。
相反,追求稳定的代价,就是成长机会的减少。事实上,一个人总是待在同一个职能部门或同一个组织里,会造成工作上的惰性,并限制个人发展的机会。
(2)方格架
在桑德伯格加入脸谱网一个月后, eBay高级营销主管洛里.戈勒找到她说,“我应该告诉你我擅长做的事,但我发现每个人都在这么做。所以,我想问问你: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该怎么帮你解决?”
人们往往会专注于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位,并说明自己的技能对公司有何帮助。但是戈勒从共同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很聪明地把注意力放在脸谱网的需要上,而不是自己的特长上。
当时,招聘是脸谱网最大的难题。戈勒成为了招聘主管。她甚至同意降低一个职级,因为她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且她愿意接受挑战。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几个月后就获得升职。
人们常用梯子,比喻职业生涯,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适合大多数人。如帕蒂.塞勒斯所说,“职业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
竖梯会限制人的行动——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阶梯上,要么掉下来。而方格架能让一个人有更多的可能。
方格架的比喻适用于每个人,尤其是那些处于事业初期、转行阶段、生育后期重新进入职场的女性。
和僵直的梯子相比,女性若能走出一条时上时下、迂回曲折甚至偶尔会误入死胡同的独特路线,才会为自我实现提供更好的机会。
桑德伯格建议大家,应该同时确定两种目标:长远的梦想和“18个月”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不一定要特别具体,但是它能反映出一个人大致的工作方向。而“18个月”的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以我能为我的团队做什么而设定目标。其次,为自己设定18个月里新技能的学习目标。
3. 让你的另一半成为真正的“人生搭档”
“拥有一切”也许是女人最大的陷阱,全能女人也只是神话。
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莎伦.波兹特说,“拥有一切”这种说法忽视了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即交换的概念。我们所有人都在进行人生的“约束优化(constrained optimization)”,试图在事业、孩子、关系等要素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效能最大化,竭尽全力地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资源。由于资源的稀缺,没有人能拥有一切。
我们可以把事业想成马拉松。起跑线上有男人和女人,他们都做好了准备,受过专业训练。一声枪响,他们开始一起向前奔跑。一路上都有人为男人打气:“加油!坚持下去!”但女人听到的则是不同的声音:“你知道你并不是非得这么做!”运动员跑得越远,给男人加油的声音就越大:“坚持!你必须坚持!”但女人听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质疑声,甚至有人大喊:“家里的孩子需要你照顾,你为什么还在跑?”
除了外界的质疑,女性自身也从未消除过自我怀疑与顾虑。一个雄心勃勃、小有成就的女性,走在充满职业挑战的道路上,内心却在想着要一个孩子。而有孩子的母亲,在职场上则不断妥协和牺牲,同时深信这是为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家庭。
在今天的文化中,一个好妈妈总是围绕在孩子身边,对孩子关怀得无微不至。社会学家称这种新现象为“强度母职(intensive mothering)”。这种现象从文化上强调,女性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由于上班族母亲被认为有悖于这种高强度的标准,所以现代女性好像活得很失败。
然而,2009年出版的《两性相处》得出结论,当父母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时,孩子、父母和婚姻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数据清楚地显示,若父亲提高对家庭的参与度,孩子也会成长得更开朗、更健康。
世界各地的研究一致发现,与成长过程中父亲参与程度低的孩子相比,父亲参与程度高的孩子心理状态更健康,认知能力更强,不良行为比例更低,并具有更强的同情心和社交能力。
桑德伯格与先生戴维
因此,桑德伯格说,我们需要鼓励男人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也向前一步。承担家庭责任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好男人。
研究证明,伴侣之间的平等关系会让双方更快乐。丈夫多做家务,妻子就不会那么抑郁,两人的冲突就会减少,对婚姻生活的满意度自然会提高。
当妻子贡献一半的家庭收入、丈夫分担一半的家务劳动时,离婚的风险也会降低一半。
桑德伯格说,男女真正的平等是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只有更多的女性进入政府部门和各个行业的高层,这个目标才会实现。如果一个世界,有一半的机构由女性管理,有一半的家庭,由男性操持,它将会更加美好。
男性也应该为性别平等而努力——这并不是居高临下地来做这件事,而是为了他们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去努力。
附录 :《向前一步》的职场箴言
1. 温柔地坚持:女性需要将亲和力与坚持主见结合起来。这种方式要求女性时常微笑,表达感激和关注,更多提及共同利益,强调更大的目标,但同时不要放弃坚持主见。
2. 只要有可能,女性就应该使用“我们”,而不是“我”。如果一个女性告诉对方,“我们度过了美好的一年”,而不是“我度过了美好的一年”,她的要求,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3. 谈判时让对方先提出条件,这常常是达成最有利条款的关键。
4. 有效沟通的起点在于明白,我有我见(我的道理),他有他见(他的道理)。绝对的真理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坚信自己的话就是真理的人,实际上就是不让别人讲话。
5. 比较以下两句话,(1)“你从不认真考虑我的建议。”(2)“写给你的四封邮件你都没回复,我很失望。这让我觉得我的建议对你来说不太重要,真是这样吗?”前一句会立刻让对方辩解地回应:“不是这样的!”否定后一句就要困难得多。前一句引发的是异议,后一句引发的是讨论。
6. 每次开会之前,都要和对方问候最近怎么样。只谈公事并不是最佳的工作方式。
7. “我怎样能做得更好?”“有什么是我正在做但实际上我并不太懂的?”“有什么是我没有注意到而导致我没有做好的?”提出这些问题,会对你有很多好处。知道真相的痛苦,比蒙在鼓里的快乐要有益得多。
8. 每份工作都会要求做出某种牺牲,关键在于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7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