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道路曲折,城市之间的人口往来一般只限于近处的来往,而对于南辕北辙的道路几乎很少有平民南下,因为它花费的成本是巨大的,那么到底有多巨大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且以唐朝的北京到沈阳这段距离来算,全程以七百公里计。唐朝最贵的出行方式莫过于马车,乘马车虽然颠簸,但是,速度却得到了保证。按照马车在官道上的标准速度,每天马车大约能行进三十五公里。若乘客没有特别多的行李,那么,车夫收取的价格是每五十公里一百文。
当然,如果乘客有很重的行李,每五十公斤行李还要加收一百文。假设马车匀速行走,七百公里路要走二十天,再加上在旅途中的休息时间,起码要二十五天。车夫收取的路费大概要一千四百文,若要加上这二十五天的食宿,大概要准备二两银子,这才够用。
按照唐朝的购买力来换算,二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四千块钱。在唐朝,一个“北漂”的游子,若想要回到七百公里之外的故乡与亲人团聚,从幽州前往沈州,若想尽快到达,选择速度最快的马车作为出行方式,那么,就得准备相当于如今四千元人民币的路费。
换做是现代,沈阳到北京的高铁才三百人民币,飞机也才六百多人民币。而且也才四五个小时。所以说古代人们不是不想出行,而是有苦说不出的。
好了,今天关于古代人们出行的内容就和大家讲述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你的意见,与大家参考交流。谢谢大家阅览,我们不见不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71805.html
赞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揭秘陈胜为何不叶落归根,而长眠于芒砀山
« 上一篇2019-12-14 14:17:39
中国史上第一猛将,因为死的太惨太冤被封神,千年来人们绕墓而行
下一篇 »2019-12-14 14: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