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皮尔,又译“内皮尔”,是新西兰北岛霍克斯湾(Hawke's Bay)的重要港市,人口约57,000人。内皮尔北距哈斯丁(Hastings)10公里。在新西兰这两座城市有时并称为“姐妹城市”。
从首都惠灵顿经陆路向纳皮尔东北行约需332公里(约4小时)。内皮尔的人口虽然少于哈斯丁,但是由于後者行政上是被划为区域的,顺理成章,内皮尔成为霍克斯湾地区唯一的城市。另外,纳皮尔是南半球最大的杂交羊毛中心,以及新西兰最大的苹果、洋梨和核果出产地区之一。
纳皮尔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葡萄种植与酿酒地区,许多水果均从哈斯丁都会区(Metropolitan Hastings)附近的养殖场运往纳皮尔出口。每天,冻肉、羊毛、果肉和材货货物往来内皮尔的港口。
纳皮尔以休闲城镇和旅游胜地著称,海滨大道(Marine Parade)上名为帕尼亚像(Pania Of The Reef)的雕像是新西兰最受瞩目的旅游热点之一。帕尼亚像在纳皮尔所享的地位,可以比得上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Little Mermaid),因为前者也具备相似的斯堪的纳维亚特点。2005年10月,该雕像失窃,并于一星期後失而复得,而且状态完好。
历史
纳皮尔,又译“内皮尔”,位于新西兰霍克斯湾区。有新西兰完整的毛利人(Māori)历史。数世纪前,Taraia的卡杭谷努(Ngāti Kahungunu)部族抵达纳皮尔地区。
后来,卡杭谷努部族成为波弗蒂湾(Poverty Bay)至惠灵顿的统治势力。他们是最早一批与欧洲殖民者联系的毛利人。
纳皮尔(Napier)是在1930年代被一次里氏7.9级大地震毁灭后从废墟之中重建的城市。地震引起的大火摧毁了大部份商用建筑。1930年代末,重建的纳皮尔市是世界上最新的城市。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会有这么多1930年代风格的建筑,从古典线条式到西班牙教会式和装饰艺术式,全集中在同一个地方。纳皮尔的装饰艺术风格最独特,融汇于毛利主题,多为建筑师路易斯·海(Louis Hay)的设计,他是建筑大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的追随者。罗斯曼斯大楼(Rothmans Building)是纳皮尔闻名世界的装饰艺术建筑之一。在1931年的大地震之后,全城的重建都采用这种风格。
由于西岸入口被堵塞,威胁著Whanga与礁湖岛屿上的渔村的耕作,Chief Te Ahuriri在纳皮尔的礁湖空地挖掘了一条沟渠。河流至今仍然为纳皮尔提供清水。
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是首位见证纳皮尔现址的欧洲人,他1769年10月在东岸登陆。
他表示:“肥型船头两边是细沙浅滩和石滩,位处海滩与大陆中间的,我想是一个优美的大盐水湖。”换言之,海港入口是位于圆卵石海滩的西岸末端。随后,不少欧洲商人、捕鲸者和传教士到访纳皮尔,后来更定居下来。
纳皮尔位于布拉夫山(Bluff Hill)高地和霍克湾(Hawke Bay)东南端周围的平原。霍克湾是一个半环形的大海湾,主宰新西兰北岛(North Island)的东岸。1931年,大地震把纳皮尔的海岸线彻底改变了,一些邻近纳皮尔的小城镇,譬如塔拉德尔(Taradale),现在变得比大郊区小得多了。其他邻近城镇包括北边的Bay View、南边的克莱夫(Clive)、哈斯丁(Hastings)以西的弗莱克斯梅尔(Flaxmere)及北哈夫洛克(Havelock North)。
由于位处东岸,纳皮尔的气候相对较暖,较干燥,日照时数是全新西兰最多的。地中海气候是来自北方水域及霍克湾的重要位置的。新西兰的大多数天气型态是由西方及位处北岛火山台地(North Island Volcanic Plateau)雨影的城镇与附近的山脉(如Kaweka山脉过渡到全国。但是,纳皮尔容易受到来自中太平洋的残余热带气旋影响,
一些在抵达霍克湾时仍具有一定的风暴强度。雷暴在霍克湾并不常见,每年的雷暴不足10个。雷暴主要在夏季发生,有时由极端表热造成。雷暴引致的雹会损害果园和葡萄园的农作物。1994年3月2日发生了一场新西兰历来最惨重的雹暴,冰雹达3厘米厚,令果园和葡萄园遭受约值1080万新西兰元的损失。
电子业、与附近地区的羊毛贸易,以及肥料与葡萄酒制造业,是纳皮尔三大主要行业。纳皮尔是新西兰最大的烟草工厂的所在地。2005年9月9日,英美烟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宣布,由于需求减少,公司决定关闭乐富门(Rothmans)制造厂,并将生产线迁至澳洲。著名的装饰艺术风格制造厂每年盛产22亿新西兰元的香烟,供应予新西兰及太平洋岛屿市场。1999年3月,19人被厂方以“吸烟者减少”为由辞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7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