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ONG近日发布了2020的年度色号PANTONE 19-4052Classic Blue (经典蓝)。据称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这个蓝代表了恒久与自信,这也是2020年人们普遍渴望的精神。
随后发布的相关运用中,能看到颜色被运用到了各种产品上:文具、装饰、服饰等生活用品上。
事实上,PANTONG已经持续了近20年的年度色发布。2019年的珊瑚色,被称为是Living Coral (活珊瑚),象征活力与生命力。
2018年的紫外光色—Ultra Violet 发布后,也的确有一些产品的确运用到了这个颜色。
颜色为什么吸引人
颜色到底为什么能吸引消费者?
首先,颜色是一个品牌的识别,是商品的第一印象,也是商品最后忘记的商品元素。
有一些非常知名的品牌,都占据了某一种颜色,从而奠定了消费者的印象,让人“见色识品牌”。例如雀巢的红,Apple的银光白,Tiffany的蓝,小黄人的黄等等。
其次,颜色也强化了消费者的多种体验。
在研究中显示,80%的人类体验,都是通过眼睛来判断,颜色作为视觉的“第一呈现”,往往影响着非常多方面的的消费行为。
例如求美心理,对某一种颜色有特殊的喜好;或是用稀奇的颜色来强化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表达性别的融合,或中性化审美,例如近年男性流行穿着的墙粉,就是在调暗了粉色,即为男性消费者提供“女性颜色”的新鲜感,又保留了必要的“男性特征”。
再之,流行色是撬动商业效果的重要武器。
当某一种颜色成为当季的主打色之后,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会导致他们产生“我必须也来一件当季主打色的想法”。包括KOL的推荐为例,尤其是在口红色号上,有些色号你说不上来到底哪里好,但你就是拒绝不了。唯一的原因可能是,这个颜色主播推荐了啊,姐妹们都在买啊。
在这些颜色撬动的商业价值中,其实本质是一种消费者心理需求:消费者不再希望通过传统的颜色指南来限制自己,希望借助复杂、新鲜的颜色,甚至颜色组合来增加自我表达的机会。
如何正视流行色?
但事实上,如果仔细回想起来,这些年度色号其实并没有大规模浸染成为当年的主流色。而在我们的印象中,对每一个年度的主题颜色是什么,也几乎没有相关的概念。
这是因为流行色的诞生,本来是一个先验逻辑。它总是先被创造出来,后被应用后而爆红。因此本质上品牌是无法准确的判断出真正的流行色。
目前的流行色的决出,是由三大国际重要的流行色组织TCCA、CMG、ICA,通过委员会开讨论会的方法,来制定并发布未来一到三年的颜色趋势。他们会携带各种方案聚集到法国巴黎,一起把自己关在一个“没有颜色”的小屋子里,共同商讨接下来1~3年的流行颜色。在最后选出流行色的色板,每年的年底,PANTONG就会从之前推出的流行色方向里,选出一个作为下一年的主推流行色。
但是否每一年的颜色都成为真正的流行色了么?似乎并没有。
其次,如何判断流行色,其实也有着一些方法和逻辑。
例如,了解当下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比如中性色(暗粉、蓝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性风潮之下,越来越消费者的审美开始中性化,一些偏女性的颜色与深色调交融出新的中性色,就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喜爱。
再如,时尚行业的流行,其实往往都默默运行着一个循环机制。每过几年,一些颜色就会归来一次。就如发型一样,近年又开始流行了十年前的锡纸烫,这中间会有一些创新,但他们隔一阵子就会回来。
这要求对颜色的判断,不仅要从心理的角度找方向,也要从时间维度上去判断可能会再次出现的颜色。然后根据判断做小规模的设计投放,再通过销量数据找到消费者当下可能更喜欢的颜色。
最后,同时要提醒流行色的是时间跨度很小,更适合轻量级的快销品来运营。对于耐用消费品,他们在颜色上的选择需要更加慎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颜色挑选逻辑是非常谨慎的。
注:本文配图来自网络截取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Empower Creativity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5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