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的历史很乱,而且更像是比较玄幻的故事,不得不说各类史书撰写者丝毫不亚于现代小说作家,也不知道是确有其事还是艺术修饰,在西汉末年的史书记载中,先是出了一个被现代人叫成“穿越者”的新朝皇帝王莽,后来又出了一个堪称“人形外挂”的“位面之子”刘秀,好好地一段历史愣是说成了一部科幻小说。而王莽是否是“穿越者”我们不得而知,而刘秀是否是位面之子也多半是玩笑话,但是在后汉书中真的记载了刘秀在打仗时天上掉下了陨石砸向了敌军,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以史书的角度简述一下“天选之人”“位面之子”刘秀的故事,看看“位面之子”刘秀到底有多秀。
一、眉清目“秀”和后起之“秀”
刘秀年轻的时候只有两个非常普通的爱好,就是种田和读书,而年轻的刘秀也有两个非常普通的梦想,当治安官“仕宦当作执金吾”和娶个漂亮老婆“娶妻当得阴丽华”,相貌也“平平无奇”,然而史书称刘秀只是“眉宇轩昂”、“天庭饱满”、“高鼻大口”、“高七尺三寸”……史官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也是挺费心思的。
当时的刘秀“秀”只“秀”在他自己眉清目“秀”,而且偶尔想当一下后起之“秀”,然而当时朝野和市井都在流传一句话叫做“刘秀当为天子”,大家都以为应该是当朝国师刘秀,也就是刘歆,而刘歆就是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四弟——楚王刘交的后代,同时也是著名目录学鼻祖刘向最出色的儿子,后来改了名也叫刘秀,而“位面之子”刘秀听到“刘秀当为天子”这句话之后认为说的是自己。
而另一边,王莽已经成功篡位,开始当皇帝,也开始当“社会主义改革家”,但是他当时最要是想去追求《周礼》中的大同社会,然而国情并不允许他改革,生产力上不去的当时,王莽的改革削减了贵族的利益,贵族自然十分恨王莽,而王莽的改革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经济,搞得农民也在恨王莽,南方开始出现“绿林起义”,北方开始有“赤眉起义”,天下大乱。
到了公元22年,刘秀也开始跟着自己的兄弟一起去“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而起义前期因为起义军经费紧缺,刘秀只能骑牛上阵,但刘秀马上就会变成一枝独“秀”。
二、一枝独“秀”的刘秀
刘秀一伙的舂陵军最早是先和绿林军联合作战的,后来又在沘水、育阳等地方大破王莽的新朝军队,然后王莽很快就做出了反击,在公元23年,王莽手下的大司徒王寻和大司空王邑带着四十多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黑压压地冲向了昆阳,直逼起义联军,力图一次性解决问题。但是这段历史在人数方面夸张和存疑比较严重,《汉书》记载昆阳之战中兵力为四十二万,《资治通鉴》记载为四十余万,《后汉书记载为十万,《东观汉记》记载为五到六万,而《论衡》则记载兵力为三万人,说法杂乱不一,但是无论兵力如何,王莽手下的大司徒王寻和大司空王邑所带的军队实力肯定是要比刘秀强很多的,不然怎么能突出刘秀的“主角地位”呢?
这个时候的起义联军内部,成国上公王凤觉得己方只有八千人,给敌军塞牙缝都不够,于是便想要撤退,其他将领也大都赞成王凤撤退的意见;而起义军的王常这边则认为,虽然己方只有八千人,但是守一波看一看应该还是可以的,而此时的刘秀则是不负众望地支持了王常的看法,而就在起义军内部正在争论到底是退是守、是走是战僵持不下的时候,敌方四十万大军迅速推到了起义军高地——城北门,此时的起义军好像想撤退也撤退不了了。
此时已经成为起义军太常偏将军的刘秀这个时候决定率领十三骑骑兵连夜出城调集援军,最后召集了援军一万多人,然而只来了一万多援军对上四十万敌军依旧和送死没什么区别,但是刘秀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自己亲自带着近千人的步骑兵带头冲锋,然而这种行为依旧和送死没什么区别,而且刘秀可能会死的更快。
然而扛不住刘秀是主角啊,四十万敌军拿他没办法啊,这家伙已经开始开无双放大和开挂了啊,刘秀一马当先冲入敌军之中斩首敌军数十人,之后不知道怎么了就占据了优势,乘胜追击又斩首敌军数百人,随后刘秀又亲率三千敢死队绕过昆阳城渡过了昆水,直接扑向了敌军的大营,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敌军主帅王寻和王邑也亲自率领军队来战——然后王寻就被砍死了。经过这场昆阳之战,直接让刘秀开始从一枝独“秀”变为“天秀”。
三、“天选之人”、“位面之子”的刘秀的“天秀”
当刘秀与敌人作战的时候,这边敌军放出虎、豹、犀、象各种猛兽配合作战的时候,刚好天空出现了大雨和狂风,兽群直接溃散,还有很多人被淹死……是的,被淹死;而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天降陨石”也出现在这场昆阳之战中,也不怪网友经常把刘秀称为“位面之子”,恐怕也只有用“刘秀开挂”恐怕才能解释得了这场战争。
也不知道这场战斗到底是靠刘秀的指挥赢得还是靠刘秀的运气赢了,然而刘秀就是赢了,但是可以确定是,经过此战之后王莽势力一蹶不振,“百万大军”被刘秀干掉了之后,刘秀反而遇到了更大的危机。刘秀因为功高震主导致绿林军老大更始帝想杀掉他,而刘秀的刘縯在这时候就已经被干掉了。刘秀此时一边是有大哥被杀的兄弟别离之恨,己还面临着生命危险,另一边昆阳大捷,自己功高盖世,人心齐聚,刘秀面临这样的境地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然而“从心”就是“怂”。
当时的刘秀毕竟是兵力不够,想复仇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刘秀孤身返回向更始帝当面谢罪,“不贪昆阳之功,不违陛下之命”,反而让更始帝不能怪罪他了,只好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为武信侯,而此时,刘秀年轻时的梦想之一——阴丽华也成了刘秀的老婆,而且没过多久,刘秀又得到了一个崭新的机会,刘秀接到了更始帝的一个任务——招抚河北诸地,而当时的河北有数十支其他的起义势力,总共有数百万人,而更始帝给刘秀的主要资源只有一根棍子,也就是“皇帝节杖”,说白了就是让刘秀去送死,说实话这种情况也确实不能被叫做机会,但是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清洁出现了,各路豪杰都开始来白送给刘秀兵马,信都太守迎接刘秀,和成太守投奔刘秀,刘植投奔刘秀,耿纯投奔刘秀,刘秀出来逛了一圈就莫名其妙有了好几万人马,然后真定王刘扬还把外甥女嫁给了刘秀,刘秀又从真定王那里拿到了十万人,刘秀不知不觉间就把河北给平了,还多了第二个漂亮老婆郭圣通,刘秀的队伍壮大到了十几万人。
公元25年六月,仅仅是刘秀决定反抗王莽进行起义的第三年,刘秀已经跨州据土,带甲百万,并且称帝,订国号为汉,在十一年的东征西讨之后,东汉一统天下,幕然回首时,没想到刘秀已经如此优秀。
参考文献:《汉书》、《资治通鉴》、《后汉书》、《东观汉记》、《论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5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