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师蒋立宁:为学生呈现数学之美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师蒋立宁:为学生呈现数学之美

专栏:优秀教师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问,但在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并不觉得枯燥,反而能感受到数学文化所特有的美。”上过蒋立宁数学课的学生这样评价。

蒋立宁,北理工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凭借细腻亲和的教学风格,在18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对学生付出真爱,倾心培育一代代北理工优秀学子。

“求极值有什么用呢?”学生回答:“拿一块铁皮,做成一个水桶,我可以探究怎样效率最高。”蒋立宁听后回复说:“请问你大学毕业后会去铁匠铺工作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数学学习,就是告诉你思维的方式、技巧,而不是简单弄懂一套公式,算对一道题目。”随后,蒋立宁以“过立交桥”所蕴涵的升维思想,以及“富比尼定理”所蕴涵的降维思想为例,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在思维能力的训练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在简单的一问一答中,学生的困惑迎刃而解,重新找到数学学习的方向和信心。

“我只是给学生们种下一颗热爱数学的‘种子’,待他们深入学习、参加工作后,这颗种子会慢慢发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蒋立宁在指导学生学习

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数学所蕴含的美,也成为蒋立宁的教学特色,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释放出数学学习的美育功能。在讲授《近代数学基础》这门博士课程时,蒋立宁抓住“结构论”这条主线,同时结合“表述论”的思想,把相对抽象的概念用具体表征展示出来,把现代数学的精髓和核心,告诉大家。“这门课只有32个课时,我从近代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和对称美出发,化繁为简,让大家体会到数学的美,从而把近代数学的整体脉络阐释清楚,也满足博士生研究创新的需求。”

自2001年入校工作起,蒋立宁先后承担了《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数学物理方程》《近代数学基础》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T-more课堂教学一等奖、北京理工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教师应常怀敬畏之心,葆有对知识的尊重、对三尺讲台的尊重、对学生求知目光的尊重,要始终以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态,不断完善自我、日益精进,原来我这么做,现在我这么做,未来我依然会这样做……”蒋立宁这样理解着自己的教师身份。

蒋立宁参加算子代数学术会议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官微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小编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教育看潍坊",也感谢您的分享、收藏和评论。转发本文只作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创,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0727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