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2019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名单出炉

2019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名单出炉

2019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11月20日正式启动。经过报名和评选委员会评分,现已产生20名“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并于今天11:00正式开启网络投票环节。

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可在学生清华网站为“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投票(可由本推送阅读原文链接跳转)。每人限投一次,最多可投10票。投票截止时间为12月14日24点。

20名提名候选人为(按姓氏笔画排序):


1

力7



弘扬学风传统,攀登科学高峰,力7一直在路上

力7班,清华航天航空学院钱学森班

力7同学们热爱探索、悟物穷理,十分看重专业课程学习,除了课上布置的作业,对留下的思考题也始终以百分百热情认真对待,并善于结合不同学科知识,自发组队完成project,屡屡给任课老师带来惊喜。学术志趣驱动学风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力7已成为一个凝聚力战斗力强的集体,获得了校甲级团支部、校优良学风班等荣誉,形成了严谨创新的学风、团结协作的班风和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班级精神。班级平均学分绩稳居年级第一

2019年暑假,第十三届国际微纳米科学学生会议(INASCON 2019)顺利召开。这是INASCON第一次来到中国举办,也是清华大学第一次由本科生牵头(力7学生主要参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2

王明媚



2019年, 在时代的歌声中,我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王明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18级硕士

2018年,她担任“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指挥,以青年的方式祝福祖国。

2019年,作为国庆专项活动筹备组的一员,她与其他80名清华师生在天安门广场上用歌声告白祖国。

2019年,作为学生艺术团合唱队辅导员,她带队赴瑞典哥德堡参加世界合唱大奖赛暨第四届欧洲合唱比赛。合唱队斩获青年组公开赛及大奖赛两项金奖,这是合唱队近二十年首次出国参加世界合唱比赛,也是合唱队首次获得世界合唱比赛金奖,创造了清华合唱的历史。

3

付轲


2019,再度检阅我的人生理想。

付轲,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本科生,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生。

2017年,在朱日和千里沙场,服役于中部战区陆军某机械化师的付轲,作为右翼护旗方阵的一员参加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并以车长身份参加了全军战略战役集训演习任务,表现突出,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2019年,付轲担任国庆专项活动第二大队及203中队教练,再次走上阅兵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并作为“伟大复兴”方阵唯一学生代表参与了清华大学国庆专项活动官方纪录片“国庆70周年庆典中的清华人”的录制。

曾任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现任人文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曾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在校退役大学生士兵,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等荣誉。

4

“伟大复兴”国庆游行方阵


青春告白祖国:祖国万岁,青年加油!

“伟大复兴”国庆游行方阵,由3514名清华师生组成。

2019年10月1日12点02分,3514名清华师生组成的“伟大复兴”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挥舞着鲜艳的花束,高喊着“祖国万岁青年加油”的口号,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风貌。

当训练遇上假期,他们见过每一个时刻的清华园,见过晨曦初露的长安街和没有人的故宫;让训练更加科学,他们在大中小队中相互观摩,学习借鉴,齐心协力,为保证质量主动加练再一次。

“自由、生动、欢愉、活泼”,在“伟大复兴”方阵中,参训师生年龄最大65岁,最小17岁。两个月的辛苦训练,他们以最昂扬的面貌告白祖国!

5

全国“挑战杯”团队


2019年,我们一起为清华捧回“挑战杯”

全国“挑战杯”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电子系、化工系、经管学院和航空航天学院的六个项目团队组成。

2019年全国“挑战杯”三十周年年之际,六个项目团队经历层层筛选代表清华大学征战第16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挑战杯”团队历时一年半的备赛准备,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精神顽强拼搏,最终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团体最高分的成绩,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夺得冠军,清华大学第七次捧起“挑战杯”。

获得第16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团队最高分、5项全国“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挑战杯”竞赛特别一等奖(分组第一)

6

孙梦园


水到渠成

孙梦园,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17级硕士生。

她从本科起便开始献血,目前献血次数达33次、献血量11800ml,其中全血1000cc、成分血54个单位。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团员、德年公益优秀个人奖、国家奖学金等。

成年后第一次献血体检合格,鼓舞着她用这热血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从医生那偶然了解到,对患者来说,成分血相较于全血利用效率更高、排异反应小之后,便会时不时地伸出自己的胳膊,献出两个单位。在学校红十字会组织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庆我与祖国同血脉”等专场,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现在,对北京红十字会的医生们来说,她已经是个熟面孔了。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孙梦园希望大家可以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绽放绚烂的生命之花,自己也会坚定不移地一直走下去。

7

张宇婷


2019,勇敢表达,不惧行走。

迎着绿水青山的召唤,环保人正青春。

张宇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17级博士生。

点一份外卖会对环境带来怎样的改变?从这个问题谈起,她在《一场名为“两山”的发展革命》中讲述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变迁。6分钟微党课,被中央宣传部评为2019年度“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北京高校博士生宣讲团讲师、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金牌讲师,她向高校学子、基层干部、海外青年传递着环保声音。

青春不设限。“清华大学小研在线”小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分会主席、海内外实践,多次接受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环境报等采访报道。她在努力探索未知,向阳生长。

8

李泽晖


不追风口,做感兴趣的研究并致力于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在环境传感领域深耕。

李泽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所2017级博士生。

他勤奋刻苦,勇于创新。一方面,他九年磨一剑,针对环境传感器技术缺乏准确性、不抗干扰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设计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高活性、抗干扰的传感材料,并应用于各类环境电化学传感器来检测环境污染物,相关成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高被引论文1篇,被引次数400余次,H因子达到10),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他和电子系的蒋光亚等同学在2018年一同创立了“清芯未来”团队,专注于将环境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从研发走向应用,实现从材料设计到器件制造,以及电路、算法等的搭建和优化。该团队吸引了校内外近30人的加入,成员覆盖清华14个院系,在初创团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一年多来,团队已经不断完善技术并形成了可产业化的TVOC气体传感器等产品。在创+、x-lab、启迪之星等平台的帮助下,先后获得创+种子基金、社会资本的投资、行业头部企业的认可。并获得第十四届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一等奖、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及北京市一等奖等。


9

陈玥晗



2019,我继续在双肩挑的岗位上砥砺前行。

做好青春的陪伴,做青春最好的陪伴!

陈玥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博士生。

2019年,她成为了一位母亲,拥有了自己的小孩,即便如此,她依然时刻记挂着自己的带班学生。7年来,累计带班学生160余人发展党员30余人。所带班级多次荣获清华大学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校甲团等荣誉。她是同学们眼中无所不能但又谦逊温暖的“妈妈型”导员,在思想引领的同时,与同学们相伴成长。

曾两次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林枫辅导员奖、清华大学一二·九郭明秋奖、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清华大学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

10

陈斌


身体残疾,仍然自强不息;肌肉无力,仍然热心公益

陈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2016级直博生。

他因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导致肌肉无力,12岁起无法行走。他身残志坚,而且热心公益。2019年,他不远千里参加教育公益项目,用经历和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奋进的心态;他当选为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的会长,积极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言献策,作为核心成员之一起草并发布《“一带一路”通用无障碍发展倡议》和《中国青少年通用无障碍发展倡议》;他参与罕见病相关的公益项目,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2019年,陈斌用无力的身躯,用力行走在公益路上。

曾获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清华大学综合优秀二等奖学金等荣誉。

11

余霄



2019,我从清华走向世界

余霄,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学系 2017级 博士生

2019年,他与国际学生共同创办,并担任会长的清华大学学生一带一路研究协会(SABRI),成长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研究性学生社团,拥有来自80多不同国家的1000多名成员,一年中举办近100场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访问接待30余名国家领导人、部长、大使,创办全英文杂志、播客、网站与多种社交媒体,覆盖上万人次。他入选了清华大学“全球治理能力提升项目”,“全胜青年计划”,“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积极搭建中外青年协作平台,实践“国际化不唯西方化”的可能,为兼具中国关怀与国际视野,兼顾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的青年组织模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他在海内外多所学术机构从事研究工作,一年中赴一带一路沿线十余国实地考察,努力推动中外学者合作,联合考察古代文明遗址,互译非英文经典文献,开设系列工作坊课程,尝试古今丝绸之路知识体系的梳理与表达。他长期从事政治史与政治理论研究,发表论文、译著、编著若干,发起“中国考古数据库”,整理近十万处先秦考古遗址详细数据,并就国家与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经典政治学研究主题进行创新与探索,思考超大规模跨文明共同体的学理依据与现实依托。

曾获清华大学“未来学者”奖学金,博士生讲师团“金牌讲师”,团委社团部“十佳会长”,社科学院“年度人物”等荣誉。

12

张薇


努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

2019,我站上三尺讲台,希望给他们更多力量!

张薇,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2015级本科生。

2019年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她的故事感动众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多个媒体转发点赞,“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从张同学到张老师,她坚守公益初心,为西部教育贡献她的一份力量。

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百年树人德年公益文化奖优秀个人、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之星、学生社团十佳会长等荣誉。

13

林子钏



2019,我在体育中超越自我,在科研中探索极限。

林子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6级博士生。

林子钏是北京乒坛当之无愧的“钏神”。2019年,他为清华大学赢得了自己高校杯赛场的第21个冠军。这位两次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乒乓球队队长今年带领球队连续第7次捧杯,继续书写着清华大学在北京乒坛的传奇战绩。

林子钏是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新星。三年来,他坚持不懈探索人工智能领域。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2019年,他在NeurlPS、IJCAI、AAAI、ACML等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以共同作者发表论文2篇,并受邀作为访问学者,即将前往斯坦福大学追寻自己的科研之梦。

他两次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曾获乒乓球首都高校团体7连冠,单打4连冠,双打5连冠,混双3冠,和谐杯混合团体赛2连冠,共计21个冠军;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十佳运动员”称号;马杯“十佳教练员”称号。博士前三年发表国际ccf A类顶级学术会议4篇

14

罗绮雪


2019,我在舞台上耕耘,做清华百年戏剧文化的传承者。

罗绮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2015级本科生。

过去的一年中,她导演并主演的清华大学原创话剧《奔》在校园内外进行了四轮演出,在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清华百年戏剧活动中崭露头角,迎接观众千余人次,为他们奉上一场震撼人心的小剧场神话。她发起创办了“共享与联合”首届北京高校话剧团分享与座谈会,邀请近二十所北京高校的代表们共话大学生戏剧发展事业。

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京昆协会会长,学生戏剧创作社副社长。执导话剧作品《奔》曾获老舍青年戏剧奖入围奖、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入围剧目奖,剧本朗读作品《无性之人》获得麦戏剧-中国高校及青年编剧剧本大赛第三名。

15

袁舒


在公益尝试中探索社会,在志愿活动中服务国家。

袁舒,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2016级本科生

743个志愿工时,18个志愿项目,在志愿公益中找到人生的路。

2019年,她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服务,作为筹备组组长,在中纪委国际合作局参与会议前期筹备与现场服务;2019年,她参加国庆70周年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者身份在观礼台指挥部参与核心区服务保障筹备和现场服务工作。

2019年,她走向社会,进行三段公益组织实习;她走向国际,参加第68届联合国公益组织大会……未来,她会走得更远。

曾获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荣誉、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优秀志愿者、清华大学第八届“十佳志愿者”、两次获校级志愿公益优秀奖、三次获唐仲英德育奖学金。

曾获得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社会实践优秀奖、社会工作优秀奖,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清华大学SRT优秀奖一等奖,清华大学“挑战杯”三等奖。

16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团队


我们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团队,

2019,我们继续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乡村振兴。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团队,由清华大学关注乡村振兴战略、胸怀奉献服务热情的数百名师生组成。

他们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实体工作站点,结合地方发展需求,依托清华大学专业团队,为基层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提供规划设计、策划运营、科技服务等支持,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校地合作的乡村振兴样板。

团队所探索的高校与青年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广泛好评。自2018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工作站团队凝聚了一批有理想与情怀的青年,吸引来自54所大专院校、50余个专业的800余名师生共同实践,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工作。目前工作站已与全国15个地市区县签订协议,累计组织69支实践支队,前往18省27个区县开展公益服务,取得积极的社会反响,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

17

清华大学田径队


2019,用首高十连冠,传承清华体育精神!

2019年5月16日至19日,第57届首都高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田径队包揽甲组男子团体(259分)、女子团体(284分)、男女总团(543分)三项冠军,以总分领先第二名153分的成绩再次夺得首都高校“十连冠”。队伍夺得26块金牌,7人达到国家健将运动水平,1人次打破赛会纪录。这次夺冠,意味着清华田径队在过去的57届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中36次夺得甲组团体总分冠军,在近25届比赛中24次夺得冠军。

18

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


七十年砥砺奋进,廿五载仪路前行,2019年,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着“行胜于言”的作风,展现着清华学子的独特风采。


“沐朝露,伴夕阳,是我挚爱的生活”。2019年,他们完成了300余天主楼和礼堂国旗升降,进行了近30次周一主楼升旗仪式及10余次运动会等特殊活动升旗任务,他们日复一日,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每一个清华人心中。

“亲手升起五星红旗,是我无上的光荣”。2019年,他们圆满完成校庆日升旗仪式任务、新学年清华大学升国旗仪式任务、国庆日升旗任务、首都统战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准备活动启动仪式升旗任务等校内外大型升旗任务,国旗再顶,荣耀在心。

“护卫国旗,报效国家,是我一生的担当”。国庆群众游行“伟大复兴”方阵中,57名首排标兵中有41名是仪仗队在队或已退队队员,中队和大队教练中,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保证方阵秒米不差地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的中坚力量,用着自己的赤诚与热血传达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2019年获清华大学十佳学生社团称号、清华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先进集体”称号、第十届北京高校国旗护卫队检阅式一等奖。

19

傅宇杰


2019,致敬共和国的脊梁!

傅宇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生。

2019年是他演绎《马兰花开》邓稼先不平凡人生的第四年,他在舞台上、在邓稼先的足迹里见证70年共和国崛起的伟大征程。

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清华大学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党支部书记)”等称号,连续五年获清华大学文艺优秀奖学金。

20

曾繁尘


2019,完成地球最难单日耐力赛,在运动与创作中追逐热爱。

曾繁尘,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硕士生。

2019年北京、宁波国际铁人三项赛分龄组冠军;中国铁人三项联赛总决赛分龄组第五名;温州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分龄组第八名。

从不会骑车、自由泳,没有长跑经历,到担任校自行车队队长,征服226km超级铁人三项赛,成为中国铁人三项业余一级运动员、联赛大师组选手。完成国内外铁人三项赛近20场,多次获分龄组冠、亚、季军。

同时,他还是清华招生宣传片《从一到无穷大》的剧本创作者,该片播放量过千万,经十余家主流媒体、三百多个账号转发,引起全网广泛好评。

来源: 清华小五爷园 (xiaowuyeyuanthu)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015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