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育儿成为家长们口中长聊的话题,“熊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惩罚”孩子们,不许吃饭,不许玩玩具,关小黑屋。其中小黑屋,可能造成了很多孩子童年时期的阴影,因为孩童时期,很多孩子都怕黑,甚至有些孩子睡觉都是开着灯到天亮的,黑暗总是给人很恐惧的心理阴影,那么作为家长,如果发现了孩子的这些小阴影,要及时的帮助孩子们走出来。
有人怕黑,有人怕狗,有人怕虫子,有人怕软体动物,有人怕长条状物体……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这些害怕可能一整个童年或者人生都没办法去适应,只能尽量避开。
也许在外人看来,那显得非常不可思议,“那种东西有什么好害怕的?”然而,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自己并非矫情,所以当然孩子也是同样的,孩子们害怕的东西,在家长面对处罚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决定哪种方式,如果是进行严重的“恐吓”那么可能造成一生的童年阴影,挥之不去。
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孩子的这些恐惧会表现出来呢,细心的家长们,可以在孩子们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
孩子们喜欢捉迷藏,独自长时间的躲在昏暗狭小的空间内
当同伴们可能在玩的过程中忘记了,孩子有时候门关上了,但是自己却出不去,等过了很长时间被人发现的时候可能那种恐惧已经占据了所有的,这样的后果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阴影,会导致过度紧张以及心理防线崩塌的情况。
所以家长们在孩子玩捉迷藏的时候建议不要躲在昏暗封闭的空间内,尽量是比较宽敞的地方。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错误“惩罚”的时候,不要使用小黑屋的方式
尤其是在晚上的时间家里的灯关闭着,孩子一个人关在房间或者卫生间是极其容易导致恐惧以及诱发孩子的不安全感的,对孩子的心理也是影响比较大的,所以家长们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方式。
过早的和孩子进行分床,让孩子独立睡觉
有些家长急于让孩子独立,所以在孩子满三周之后就强制原本跟着自己睡的孩子,自己独立睡。
如果确实考虑要独立睡的情况下也得先和孩子事先说明,并且让他们心里也有一个过渡时期,切不可突然的让孩子一个人独处,不适应恐惧会占据孩子的心理,可能会导致孩子害怕孤独,害怕独处,变得沉默,对孩子的性格上也是影响比较大的。
毫无预兆的举动
尤其是在重大节日,鞭炮礼花的突然的一声巨响,会让孩子对突如其来的鞭炮声感到恐惧。还有宝宝骑自行车突然跌倒,在小区玩突然有人想要把他抱走等等。
这类惊吓来源都是毫无征兆,突如其来的,宝宝在心中没有一点点防备。就像你正在开开心心地看着喜剧片,突然电视画面出满脸暗疮,披头散发的画面,就足够让你受惊。
这样的惊吓在很长时间的范围内,再次出现一样的情景,孩子还是会有一样的反应,所以尽量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所以当孩子出现恐惧心理的时候,家长不要在用语言刺激孩子,“怎么胆子这么小,或者说这有什么可怕,这么没用”之类的话,当然也不要强制的让孩子短时间接受他们恐惧的东西,需要一段时间慢慢过渡,并且建议家长们通过语言鼓励,并且身体力行的帮助孩子们去克服,不要害怕,妈妈会陪着你一起克服,鼓励他,肯定他,并且告诉他害怕这些不可笑,因为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所以只要慢慢的去克服改变,就不怕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