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钱江晚报评论员 张炳剑
12月5日凌晨5点左右,上海火车站值勤民警接到乘客110报警称,站前广场上有一位仅穿了件夹克的男孩,独自跪在地上乞讨,旁边还有书包。接到报警以后,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真是太难了,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有家长气到住院,有家长将自己的双手反捆,总之是不谈作业父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这不,据上海新闻报道,近日,上海有一位爸爸,就因为孩子经常不写作业,多次接到老师投诉,气到凌晨把孩子丢到火车站,让他一个人跪地乞讨。
这一操作,自然引来了很多的争议,赞成者有之,批评者也有之。其实对于这一教育方式,向来没有统一的意见。奉行“棍棒教育”的人觉得,孩子不听话,就得严加管教,甚至不惜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比如上述爸爸的作为;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内心,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教育。
说实话,在没有孩子前,我对后者更为推崇,而对前者则持批评甚至抵制的态度。但自己有了孩子,尤其是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时,我渐渐地开始对采用前者的父母有了理解之心。
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碰到了上述爸爸的情况时,又会怎么做呢?如果能用文明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又有几个家长愿意搞得如此鸡飞狗跳呢?这位爸爸之所以如此做,应该也是到了万般无奈的情况。
当然,我这么说绝不是赞同这种极端的“震撼式”教育方式,只是说我们要理解这位爸爸如此做的动因。具体到这件事上,这位爸爸采用如此极端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就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这还另说,但其带来的不好后果及存在的隐患却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的伤害其实蛮大的,最直接的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这一点我是有切身感受的,因为我小时候也被自己的母亲这么吓唬过。当年如果我不小心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我的母亲便会把一只碗一双筷子装进我的书包,丢到门口,然后指着我说,再不听话,你就给我出去讨饭。
这爸爸还给孩子发了一个碗,让他要饭。
不过,好在我的母亲的执行力没有新闻中的这位爸爸那么强,虽然书包扔了多次,却没有真让我出去乞讨,可是当时的那种被围观的受辱感和无助感,现在想起,还是记忆犹新。再回到这个10岁的孩子,当遭此惩罚,心里所受到的伤害会有多么大。
其次,这么做,孩子的安全无疑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凌晨3点半,地址又在火车站,让一个只有10岁的孩子独自一人跪地乞讨,虽然现在的社会治安还算比较好,但也不能保证,没有歹人会对孩子起了歹心。就算外部环境都安全,也得防范孩子自己在思想上钻了牛角尖。这样的例子常有发生,作为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因为跟孩子置气,采用这种比较极端的教育方式,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最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心里还是得有所顾忌,不要总是采用“棍棒教育”,觉得自己的孩子想打就打,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事实上,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如何管教孩子还是有所规定的。比如第十条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又比如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
说到底,怎么教育孩子,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个底线,那便是不能以伤害孩子的方式达到家长所谓的教育目的。如此,只会与南辕北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