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25日,第17届国际媒体与教育大会(ICoME)在深圳举行,会议期间,科大讯飞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下文简称ICHEI)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科大讯飞将在AI智慧教室、产教融合、课程资源、AI人才培养方面全面赋能ICHEI,助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ICHEI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第 10 个二类教育机构,也是在中国设立的第 1 个高等教育二类机构。目前它的一些主要项目包括教科文总部指派的难民教育项目、覆盖亚非12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智慧教室项目、以及正在筹备的提升亚非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提供认证的国际网络教育学院项目等。
根据合作协议,创新中心将携手科大讯飞在已部署的智慧教室中搭建转写系统,老师讲课内容将实时生成文字、视频,合作伙伴大学各分校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同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也将提供专业核心课程,与中心共建在线网络教育学院,服务亚非发展中国家高校。
协议提出,通过双方合作,能够在高等教育创新领域有效发挥各自专业和技术优势,更好地实现利用ICT促进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现2030教育目标作出努力和贡献。
ICoME会议可谓教育界学术界大咖云集,300多名学者和嘉宾来自全球15个国家。而科大讯飞也在现场“秀了一把”:讯飞智能听见会议系统全程支持本次学术会议,此外,讯飞畅言智慧课堂、科大讯飞携讯飞翻译机3.0、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智能办公本、阿尔法蛋等产品参加为期三天的人工智能教育装备展,为学界带来耳目一新的人工智能C端应用体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铭表示,通过和科大讯飞的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中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力量以及亚太地区较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创新经验,支持亚非发展中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帮助成员国早日实现教育2030 目标,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促使人人有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吴晓如在《人工智能的最新趋势和典型应用》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大数据、以及教育专家三者形成支撑教育应用的“教育超脑”,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
“一旦我们后台构建的教育超脑可以提高师生的效率,给他们减负增效,那么很多场景的应用就被激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很多数据,反过来又优化我们的教育超脑,形成非常好的良性互动”。
吴晓如提到了科大讯飞个性化学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我们通过后台35亿条学生的学习记录,发现40%的内容对学生来是无效学习,通过甄别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创新之城,如今,深圳全市中小学教师学生均可使用科大讯智慧教育产品,其中深圳中学、深圳小学、深圳育才中学、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等均在其列。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进入了AI时代,但在人才发展需求上,到底还有哪些需求?我认为未来不仅要掌握人工智能,还要人机协同。
南科大发展很快,很多学科的排名在短短几年内就已经冲到了前十,因为南科大在发展中没有受到太多固有模式的限制,可以很好地适应AI人才的培养,我觉得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主流行业选择上,大家是有错位发展的,例如商汤在安全、金融领域做的比较好,优必选在机器人领域做的比较好,而在一些细分行业上,的确也会相互进入各自的领域,例如商汤把图像技术用于教育,而优必选在课堂上引入机器人,对孩子们来说,课堂上不仅需要一些语音创新的产品,也需要一些硬件载体,不是一家厂商就能提供足够的技术满足所有的需求。
和手机市场已经形成了红海竞争不一样,教育领域还是一片海,因此我认为大家是以错位发展为主,在共同的领域也会形成融合发展,这些领域的技术面足够宽广。
还有就是要强化AI伦理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AI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人类,而不是替代人类,引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伦理观,让技术造福于人。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郜小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