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1980文化部优秀电影《雪孩子》中兔妈妈的心宽式育儿有哪些弊端?

1980文化部优秀电影《雪孩子》中兔妈妈的心宽式育儿有哪些弊端?

看过这部影片或者是在教科书上见识到文本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会被雪孩子的英勇救兔的行为所感动。也为小兔和雪孩子的友谊喝彩。但是身为职业妈妈的我,更多的却是感受到兔妈妈心宽式育儿的弊端值得我们深思。

1、兔妈让玩具(雪孩子)代替自己做陪护。

我认为要出门找胡萝卜并不能成为一件非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在家中的理由和借口。在小兔要跟随的情况下,兔妈妈和小兔一起做了一个雪孩子,让雪孩子给小兔做伴。在兔妈妈的意识观念里选雪孩子无非就是一个玩具,替代她本人不在家的时小兔的陪伴对象。

反观现如今有很多的家长,无论在家或不在家,也经常性的拿电子产品当作玩具。给幼儿做伴来减轻自己培育幼儿的负担。但有过常识的人都知道孩子在12岁前的视网膜发育都是不够成熟,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造成一定伤害。

在幼儿没有独立意识,能陪伴的时候,做为家长尽量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的理由和借口。因为孩子一般我们都是养到三岁,三岁之后他基本上以学业为主,学业完成之后又会入社会为主。其实我们做为家长陪护孩子的时间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少。当你在他幼小的时候,没给足他充分的陪伴,他当羽翼丰满时,你再回过头去想要陪伴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他在年幼时的观念意识已经定型,到后期就很难在去更改。

2、兔妈妈让独立意识还没完善到位的幼儿(小兔)自己留守在家中。

留心观察过本片的小伙伴们都会清楚兔妈妈和兔宝宝是生活在荒郊野外,四下无人没有邻居的帮衬。兔妈妈心宽的把小兔一个人放在家中。匆匆忙忙的去找胡萝卜了。

在这里不得不插个题外话,就是在兔界有名的案件:“小兔子乖乖”,在小兔子乖乖中,兔妈妈至少做到了出门前把门给锁起来,以防其他大型动物叼走幼儿或者是自己的孩子被诱拐等。在面临的外界存在的各种危机,至少有个门能保障孩子的安全系数。但是《雪孩子》里的兔妈妈却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让孩子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玩耍。

大灰狼的案件屡见不鲜,从《小红帽》到《小兔子乖乖》。这些案例,却不足以震撼兔妈妈的内心世界。这里只能说明兔妈妈的心思敞亮,没有想到任何防护措施。

3、兔妈妈的防火意识没有落实到孩子身上

在临走前没有嘱咐孩子,不能玩火。没有嘱咐他进门烤火时应注意别在灶台前堆柴堆。一般家长在离开前都会嘱咐孩子要注意相关的事项,但是兔妈妈却只说了她要出门找吃的胡萝卜和让小兔别着凉。

在面对回家时的火灾现场,兔妈妈伤心欲绝后。冷静下来却依旧没有告知孩子一定的防火自救观念。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我们都应该把安全常规性教育落实到位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在危险的关头尽可能学会自保并学会自我预防灾害的发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815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