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经常会使父母疏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很多父母也知道这样带来的危害,但仍然用一句话“我工作忙呀”来躲避这个问题!
不管多忙,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上,都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早看早受益!
1、周末要多陪陪孩子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曾有人套用泰戈尔的诗调侃时下年轻人。当这句话发生在亲子之间时,是否会觉得有一些悲哀?
所以,那些--陪伴手机多于陪伴宝宝的父母们:请把手机放在一边,用更多的时间,拥你们的宝贝入怀;慢慢地体味,真正拥有宝宝的这些年吧。
工作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你愿意,就肯定能留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周末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日子,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海洋馆,去游乐场。
2、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回家里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各方面的压力,比如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而这些压力无一幸免地都会给人们带来焦虑。
无论自己在外面有多累,多辛苦,多不容易,受到了什么样子的委屈,回到家在进家门之前,先在门口深呼吸,把这一切都放在门外面,然后微笑着开门,迎接孩子的笑脸。
做父母的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坏情绪留在门外,那影响到的将不止是将焦虑带给孩子,还会破坏整个家庭的和睦甚至是幸福。
3、言行中,教他一些良好的习惯
习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会有良好的生活状态。作为父母,应当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不一定是算术、识字、唱歌画画,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优秀品质和良好的习惯。
比如,吃剩的果皮要扔进垃圾桶,不玩的玩具要收进玩具柜,公共场所不大声喑哗,爱护公物,自觉排队,不争抢,等等。
这些细微的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千万不要以各种理由或借口,将孩子丢给长辈及保姆自己就玩“失踪”,要知道父母的爱和引导是任何人也没办法替代的。
陪伴,要挤时间,要有质量 家是孩子良好人格养成的摇篮,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基础,是孩子人格的养成的重要时期,家长们千万不能忽视与孩子共同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