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人物替换中才能感受正面管教

人物替换中才能感受正面管教

草长莺飞的春秋已过,冬雨潇潇的十二月里,听了樊登老师所讲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前后听了3遍,做了半本笔记,历时12个小时的深思省悟里,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能触及我的心灵,让我感慨颇多。

如果有人问我,假如人的一生中只能掌握一项本领,你希望是什么?我会坚定的告诉他——学会正面管教自己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看过一些书籍,微信上的文章。自认为掌握了一些小技巧,但实战过程中,困难总比问题多。大家都说正面管教这本书不错,我就带着好奇来参加了这次培训。

我知道,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教育。孩子身上的问题都可以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找到答案。

果不其然,第一章节听完以后,就做了一个对练环节,我试着蹲下来扮演孩子,让孩子站在凳子上扮演家长,分别让孩子用“命令型语气”和“询问型语气”对我说话。当即就有很强烈的触动,如果没有角色的互换,如果没有亲自体验做孩子的感受。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总不想听你的话。做完这个举动,我突然觉得孩子真的好可怜啊!只是身高上的差距,每天要仰视着我,在心理暗示上已经觉得自己很弱小。不仅如此,每天还要被我命令来,命令去。若有违抗,还会被吵骂。深深地理解了作为孩子心中的种种委屈。

但是用“询问型语气”与我交流(我是扮演孩子)我感觉到,即使“我”作为一个小个体,我是被尊重的,尊重的背后就是爱。虽然父母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当用“命令型语气”对我说话时,我体会不到爱。用“询问型语气”与我交流,我感觉到了爱和温暖并且我愿意听他们说话了。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每个孩子在错误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书上提到了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

2,寻求权力,

3,报复,

4,自暴自弃。

孩子们是意识不到自己错误行为的目的。这个理论是对我信心层面最好的支撑。我不会再因为孩子无理的哭闹而发火,也不会因为他不好好吃饭,进行权力之争。现在,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压住心中的怒火,然后去思考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上述四类中的哪一类?然后在找出解决方案。

经过学习,我们现在处于有意识无技能阶段,就是最艰难的“爬坡”阶段。幸运的是,我能有觉察力去听到这些书,给予我启发,让我受益匪浅。很多问题的答案就是在这样的启发中思考出来的。

我知道,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遇到的教育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5158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