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天量减持再现,重要股东减持需松绑还是收紧?

天量减持再现,重要股东减持需松绑还是收紧?

科创板开市并试点注册制、科创板新股实行市场化发行,2019年度是中国资本市场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但也堪称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年”。

据报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晚,2019年年内合计已有超过1633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重要股东减持公告,涉及股东人数5739名,合计参考净减持金额高达3357.96亿元,而2018年全年,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也仅为1945.87亿元。除了已实施的减持外,截至12月3日晚,2019年已披露减持计划但尚未完成减持的股东还多达2351人次,涉及上市公司1106家,涉及股份累计265.46亿股,涉及市值近2900亿元。

与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资一样,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也一直是资本市场非常敏感的话题。由于重要股东的减持往往会对股价形成压力,影响到市场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对于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市场上的质疑声音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2019年度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创近年来高点,笔者以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视。

一般而言,个股出现大幅上涨,往往更容易引发重要股东的减持冲动。

资金紧张也是重要股东减持的重要原因。2018年因为信用收缩,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现金流紧张。为缓解资金压力,大股东除了通过股权质押来获取资金外,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也成为手段之一。

此外,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或基本面出现恶化,也会导致重要股东减持。统计数据显示,从股东类型上看,5739名重要股东中,高管占大多数,其中3173人次为公司董监高,占比超过55.29%。由于董监高对上市公司更为了解,因此减持时也更坚决。

2017年5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一方面,《规定》限制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大股东需要减持股份获取资金时,由于受到限制,套现困难,往往不得不通过股权质押获取资金。但股权质押容易受股价下跌的影响产生爆仓风险,进而会放大整个市场的投资风险。

基于此,今年以来,松绑减持规则的声音开始出现了。今年10月下旬有报道称,证监会有意对减持规则进行修订,已形成相关方案。从媒体的报道看,修订减持规则,意在松绑重要股东的减持。

客观上讲,近些年来A股市场表现不佳,重要股东减持的抽血行为也是背后祸首之一。虽然松绑减持能释放市场流动性,但也会对市场资金面形成巨大压力。因此,对于重要股东的减持是否应松绑的问题,笔者以为,松绑确有必要,但步子也不能迈得过大。对重要股东减持进行适当的限制还是有必要的。否则,重要股东的大肆减持,有可能进一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影响到股市的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曹中铭

编辑 汪垠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420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