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前段时间邻居找我抱怨说,她家孩子快读小学了,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开彩笔盒,不会自己想办法,就是找妈妈;玩滑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不会自己面对,就是哭着找妈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在于父母的教育,让孩子感受温暖的同时却从来没有体验过挫折,没有自立的能力,没有面对挫折的能力,当孩子走上社会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以孩子的年龄作为借口,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包庇宠溺,比如出去就餐时,不按要求排队;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出门游玩,乱扔垃圾等。
这种无视规则的习惯一旦养成,再想要纠正过来,难上加难。正所谓三岁看老,在孩子小的时候所形成的性格,其实长大之后很难改变。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飞得高不高,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飞得远不远。”
习惯即行为,行为即性格。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就必须从小改掉孩子的坏习惯。下面这5个大类的好习惯,孩子8岁之前,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
学习习惯:
1、学习时专心,按时完成作业
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3、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
4、爱护书本、爱惜学习用品。
生活习惯:
1、早睡早起。
2、自己整理衣服被褥。
3、按时吃饭、不吃零食,爱惜粮食。
4、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交友习惯:
1、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
2、乐于帮助同学。
3、不与陌生人交往。
健康习惯:
1、早晚刷牙。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买小摊食品。
4、按时做两操。
行为习惯:
1、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
2、不乱扔果皮纸屑。
3、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4、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这些大家都知道,可真正培养起孩子哪有那么简单?孩子就是不听你的,到最后还是难免打一顿。
其实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好习惯自律表来培养孩子的习惯”,每周给孩子制定一些好习惯目标,通过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很容易就能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
把每一天,每一时刻要完成的目标写下来,具体到每一天,拆解目标,是为了降低难度,把控节奏,这样目标能完成的更快,更好。
清单可以有:按时写作业,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不说脏话,每天阅读等等。
给目标加个期限,给孩子一点紧迫感,更是为了更好的锻炼孩子。如果没有期限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在开始实现目标时,根据情况梳理孩子的目标,看看哪个指标需要调整。
然后既然给孩子写了目标,就要每天敦促他,而不是说等他准备好了再实行,因为准备的越久孩子越没信心。
孩子设定目标是为了得到奖励,没有奖励他难以知道自己有没有成功,所以在孩子达到一阶段的成功后,给予奖励。如此反复,孩子对于自己的安排就比较清晰了,之后家长再慢慢放手,让他自己管理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不会差。
这本台历式的儿童成长自律表,才19块钱,关键是一次可以用半年,也就是说,一天只要1毛钱,就能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4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