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球妈咪(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要问当今父母最担心孩子在学校的哪个方面,“安全”必是首当其冲,而人为的“校园暴力”事件让父母们都触目惊心。自家的“宝贝心头肉”,被其他同龄人那样欺凌、那样殴打,哪个父母不青筋暴突呢?而遭遇校园暴力的孩子,其实有很多共性。
“你身上的伤痕归根结底是我们造成,是爸妈的错让你深受其害”
柯柯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父母在5年前因为性格不合便离婚了,柯柯便开始跟着母亲生活。而母亲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在生活中便忽视了柯柯。
这天晚上,柯柯回到家中,妈妈本想着帮助孩子擦后背,却在孩子解开衣服的时候,妈妈瞬间落泪。只见柯柯的背部一块青,一块紫,很多都已出现淤血。
“怎么不跟我说,到底发生了什么?被人欺负了吗?”妈妈哽咽道。
“说了还能怎样,大家都知道我没爸爸,肯定都欺负我,你的精力都在工作中,说了也没用。”
柯柯的妈妈此时无言以对,的确。离婚以后,柯柯的爸爸对柯柯不闻不问,而自己忙于工作,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经济条件,却忽略了孩子的生活质量。
比起柯柯遇到的“校园暴力”,“家庭暴力”中的“爹不疼吗不爱”才是对柯柯最大的暴力。
遭遇“校园暴力”的孩子们的家庭往往不幸福
1)缺乏心安
家庭的幸福是让孩子感受到心安,无论发生何事,孩子都不会感到无助。而家庭一塌糊涂的人,平时就生活在硝烟中,面对“校园暴力”,他们只会觉得换是硝烟换了一个地方。
2)没有安全感
按理说被欺负都会找父母,但是家庭不幸的孩子绝对不会找父母,因为他们没有家庭的安全感,不会觉得父母是后盾,任何事只能自己扛。
在“校园暴力”畅行的现在,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要引起注意
1)告诉孩子,“孩子群”中也有坏人
孩子打架比较常见,大人普遍认为这需要理由。但是面对欺凌孩子的同龄人来说,他们是不需要理由的。“孩子群”中也存在坏人,面对这些人要保持距离。
2)保护原则优先
不欺负他人,但也不要被他人欺负。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说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孩子因为“合理的方式”反而缩手缩脚。
我认为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的人身安全最重要,在必要不得以时,为了保护自己,可以做一些过激的、非常规的做法。毕竟在法律上,正当防卫是合法的。
3)学会求助
让孩子明白,老师、父母,包括社会中的警察都是自己强大的后盾,当被他人欺负,自己无法解决时,懂得去向这些人求助,不能忍气吞声。
说到忍气吞声,其实不难发现,被欺负的孩子总是家庭不幸、朋友少、沉默寡言的,因为这些孩子习惯把苦楚咽下,所以欺负他们时,不用担心被告状。
TIP:
不管孩子性格咋样,咽下苦楚的孩子总会被欺负。而让孩子如此的原因,正是孩子背后的家庭,每个孩子第一次被欺负总会向父母诉说,有些家庭很重视,而有些家庭便处理草率,没有给孩子内心一个交代。
时间长了,孩子会认为:跟你们说也帮不了自己什么忙。便开始独立承担,而能力又不够,最终成为其他人欺负的对象,演变成“校园暴力”事件。所以,解决“校园暴力”事件,最优先考虑的是从家庭入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2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