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中国金融业而言,2019年可谓“多事之秋”。从外部看,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多国央行几度降息,令全球货币政策乃至全球经济走势平添变数;从内部看,金融改革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业发展面临全新挑战。2019年,我们经历了什么?2020年,我们又将面对什么?值此岁末年终之际,本报推出“2019年金融业年终回顾与展望”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19年,我国货币政策整体稳健,虽为了“稳增长”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但并未“大水漫灌”,政策定力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展望2020年,分析师预计,货币政策在维持稳健基调的基础上,边际宽松的力度和节奏或将加大,具体时点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和二季度。
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定力有因
“考虑到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之外部美联储连续降息,全球货币政策转入宽松轨道,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较强。但数据显示,今年货币政策保持了很强定力,无论是公开市场资金投放量,还是市场利率下行幅度均不及市场主流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
“2019年,货币供给整体稳健,并没有出现大幅放松,突出体现在央行在实施降准政策同时,又通过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中国银行研究院近日指出。
王青认为,今年货币政策保持很强定力的原因有三个。“首先,2019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入纵深推进阶段,稳定宏观杠杆率、精准‘拆弹’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目标在货币政策中占有优先位置。其次,2019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小阳春’,表明房价仍有上行压力。此外,下半年‘猪通胀’带动CPI阶段性走高,央行需要防范通胀预期扩散,货币政策宽松步伐受到一定掣肘。”王青称。
不过,11月以来,“宽货币”势头再现:11月5日,央行下调MLF利率;11月18日,7天逆回购利率也下调。王青指出,央行动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是4年来的首次政策性降息。“回顾政策利率调整历史,往往表现为一个连续多次的调整过程。此外,央行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意味着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下一步稳增长将摆在政策议程中更靠前的位置,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持续加大,MLF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仍有下调趋势。”王青表示。
LPR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2019年,央行推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意在通过信贷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修建一条‘宽货币’通向‘宽信用’的‘引水渠’。在此期间,央行主要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相对充裕状态。”王青指出,“按照改革预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打通后,‘宽信用’效应将有所体现,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将随之缓解,政策性降息的紧迫性相对下降。这是央行今年重点使用数量型工具,而对降息这一价格型工具较为谨慎的内在原因。”
央行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8月17日,央行发布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公告,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9月份新发生贷款中运用LPR定价的占比已达到46.8%。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初步体现了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政策效果。
王青认为,为实现畅通传导机制,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的效果,央行或需从四方面进一步完善LPR形成机制,“首先,加大LPR使用范围,引导商业银行在新发放贷款过程中更大比例地参考LPR定价,即扩大‘引水渠’的灌溉范围。其次,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提升市场流动性水位,降低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第三,适时降低MLF利率,带动LPR报价随之下调。这两项措施是保障‘水源’供应,即通过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成本的方式,保持净息差基本稳定,为商业银行以较低利率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提供正向激励。最后,还要鼓励贷款市场竞争、加强监管考核,防止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风险溢价等方式,总体维持原有贷款利率水平。”
2020年逆周期调节加力可期
王青预计,2020年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将向稳增长方向进一步倾斜,边际宽松幅度趋于加大。“2020年是实现‘十年GDP翻一番’目标的收官之年。据我们测算,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不对以前年度GDP增长数据做大幅调整,2020年经济增速需要保持在6.0%-6.1%左右。这一增速将与2019年基本持平,意味着稳增长刚性明显增强。同时,中美经贸摩擦很可能还会处于‘边打边谈’阶段,全球经济下行风险较高,外部环境仍将具有挑战性。”王青表示。
王青表示,"着眼于2020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及刚性较强的增长目标,MLF操作利率有望下调4次、共40个基点左右。这将带动1年期LPR走出更大幅度下行轨迹,从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基建及制造业投资提供重要支撑。在主要针对居民房贷的5年期以上LPR方面,我们预期也将保持下行态势,但下行幅度或逊于1年期LPR。这将在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同时,体现'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其次,为激励商业银行同步下调LPR利率,提升其放贷能力,央行除了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带动货币市场资金利率逐步下行,降低商业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外,2020年还可能再实施2-3次、共计1.5-2.0个百分点左右的普遍降准,其中春节前可能会降准0.5个百分点。"王青同时指出,"最后,为重点支持制造业、基建领域以及民营、小微企业,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可以预期,在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严监管带来的局部信用紧缩效应减弱背景下,2020年M2、社融及信贷增速将会出现趋势性上行,从而有别于2019年底部徘徊的局面。""在全球经济普遍回落、各国开启降息潮,以及中国经济延续下行、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中长期偏宽松的趋势不变。2020年货币政策的重心将更加偏向稳增长,降准、OMO操作利率以及MLF利率下调都值得期待。"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表示,"等到2020年春节之后、CPI增速冲高回落之时,预计在二季度至三季度,货币政策的空间将会打开,其宽松的力度和节奏都将加快。"
王青表示,未来两个季度央行货币宽松力度或将有所加大,以遏制GDP增速持续下行势头。在他看来,"猪通胀"对接下来央行政策边际宽松的影响将较为有限。
来源: 上海金融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