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是四位品学兼优、德高望重、智能卓越的人。因不满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政策,他们四人远离俗世,隐居商山。他们四人隐居之前就有很大的名气,又由于四人都处耄耋之年,已经白发皓首了。所以时人称之为“商山四皓”。这四人分别是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用里先生。
西汉建立后,刘邦唱起了大风歌,欲招揽天下英雄守四方,共建大汉。他曾经多次派人请商山四皓出山致仕,而这四人不为所动。
后来,刘邦对早前拥立的太子刘盈不满,他认为这个儿子懦弱无能,将来不一定能守住江山。又认为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很像自己,且刘邦与戚夫人有很深的情意。就想废旧立新,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不干了,她情急之下,问计于留侯张良。张良推辞不得,献计道:以太子的名义写封言辞恳切的邀请函,再派一谦逊的使者,用豪华的车驾载上厚礼,恭请四位老人出来辅助太子刘盈,如此,事情会有转机的。吕后深知张良的能耐,就依计而行。
这四位老人果然吃张良这一套,都兴高采烈地出山来辅助太子了。在一次宴会上,高祖见到四位气宇轩昂的老者站立于刘盈身后,就问是何身份。在得知是“商山四皓”后,他大吃一惊!立即问道:既如此,我请你们出山,为何被你们拒绝了呢?他们回道:“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陛下轻视傲慢士人,又喜欢骂人,我们是讲求义理的,不愿受您的侮辱,所以,宁愿惶恐地躲避你。但我们私下听说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四人说完,不卑不亢地祝酒,又礼貌地离去。
高祖无可奈何,自忖 太子有此四人辅助,羽翼已丰,班底已经形成。再轻举妄动,定会有流血牺牲。于是,杀伐果决、刚猛伉厉的刘邦终于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
深入分析:商山四皓纵是饱学之士,但也没有很强的实力,他们的出山与他们的一番话,为什么改变了刘邦的初衷呢?因为,刘邦早先就很敬重他们。在刘邦的心目中,这四人的观点代表了民意。他听了这四人的一席话,知道朝野臣民大多数都站在了吕后和太子刘盈一边,易储成本太高了。所以,刘邦审时度势后,选择了放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