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在乘用车领域都没有太强建树,几乎成为默认法则,包括但不限于猎豹、东风自主品牌、一汽乘用车、北汽乘用车以及日本三菱,单单从乘用车角度分析,这些品牌在民用车市场中都没有过于出色销量表现。
销量是评定产品优劣的重要指标,往往销量不济车型伴随而来的则是综合表现不够出色的产品力。
以实力最为雄厚而且背景出色的三菱为例,今年1-10月份三菱国内销量微破10万,整个日系车阵营销量并不算出色,而拥有军工背景的猎豹、风神、北汽以及奔腾等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中销量表现更为难堪。
企业必有以强,军工强民用弱。
核心业务大力发展军工的大型集团,必然第一位置不会是乘用车,毕竟从主业、营收利润以及技术侧重点来说,民用车不会是重中之重,最为鲜明例子便是三菱,汽车业务事实上仅仅是三菱小小分支,旗下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零配件业务、军工、金融等等,版块分散明显,某一领域专长必然会削弱。
往往强势企业,必然是非军工。
仅仅以国内乘用车市场来说,几大企业必然是非军工企业,大众、丰田、本田、吉利、长城等企业均为非军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丰田虽然为日本生产军用车,但也仅仅限于民用车基础上的军工车生产,不涉及其他产品。
根本原因是诸如此类企业最大盈利项目便是乘用车,以长城为例,国内业务板块较为单一,以汽车为生存根本的集团必然所有精力投掷在这一领域,从发展速度上来说,民用车领域就要比其他企业更快。
技术不通用,运营思维更不同。
军工企业不用进入到市场化竞争中,专心做好手攥项目即可,但乘用车必然需要投放在开放市场范围中,所以竞争更加激烈,在面对消费者之时需要跑赢竞品,所以运营方面独有心得,此外市场化产品做得更为贴合人心,头脑侧重点以及技术表现也大有不同。
毕竟军工要求稳定,而民用车除了稳定,还要附加价值,动力、配置、性能、操控以及舒适一样不能少。
造好民用车不简单,需要考虑到消费者方方面面的需求,面对民用化程度极高的优势企业,军工车企造民用车,思维起点就已经不一样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