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从卫冕冠军到排行第七,新星闪烁的U20中国青年女排任重道远

从卫冕冠军到排行第七,新星闪烁的U20中国青年女排任重道远

欢迎关注:“排球星空”

国家少年队和青年队是中国女排的未来,一直都被铁杆球迷们的高度关注着。2011、13、15,中国连续三届的少年队,都夺得了世少赛或者世青赛的冠军,为中国女排输送了大量人才。很不幸,这个好运气走到头了。

(参加U20世青赛的中国青年女排)

2017年,女排国少队在成都举办的亚少赛中惨败日本获得亚军。这倒不算太大的冷门,这个年龄段的中国队一直打不过日本。随后的世少赛(U18世锦赛)和全运会撞车,多名主力被地方队扣下打全运会,队长毛均怡因伤退出,带队的功勋教练徐建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后在世少赛上获得倒数第二的19名,创下了历史最差纪录。

2018年,这批队员重新集结,组成了国青队,由江苏施海荣教练挂帅,参加U19亚青赛。这一次人员齐整,尤其是江苏三员大将归队:接应许璐瑶、自由人倪非凡、高二传孙燕。到了青年组这个年龄段,中国队一向不怕日本队;然而在河内,这支球队再次以难看的方式,输给了日本,丢掉了中国连续8年保持了四届的亚青赛冠军。

2019年,这支球队又补充了近期强势崛起的天津主攻新星王艺竹,按理说更加强大了,只是两位技术相对全面的浙江主攻孙若菁和刘雨被新来的教练练伤了。然后在刚刚结束的世青赛(U20世锦赛)上,这支球队仅仅获得了第7名。

如果以成绩论英雄,这就是史上最差的一届少年了。单论世青赛的成绩,2015年陈友泉执教的那一届是第9名,但13年那批队员在世少赛夺冠,绝对主力袁心玥和王云蕗被国家队挑走了。2009年的国青获得了第10名是史上最差,但07年的世少赛夺冠,尖子队员也是都被国家队挑走了

要问为什么世青赛成绩不理想,看看赛事统计就能明白原因。

这是从世青赛的官方统计数据整理出来的中国队的一传统计。可以看到,两位主攻接的一传数目加起来,和接应许璐瑶一个人差不多。而少打了一场球的自由人倪非凡,接了最多的一传。国青基本上是两人接一传,两位主攻手溜边站。不是教练不想让她们多接,看看这两位的一传效率,实在是接不好。

也难为了两位江苏队员,在双人接一传的体系中,双双排名进入了前十。这个一传体系,高度依赖于能力超强,覆盖大半个场地的倪非凡。这支球队之前在倪非凡缺席的热身赛中,三战三惨败。世青赛复赛对俄罗斯,倪非凡发烧了,第二场对意大利休战。这两场中国队都因一传崩溃而惨败,替补自由人陈睿澜完全不能应付这么困难的场景。

(参加U20世青赛的中国青年女排队员许璐瑶)

倪非凡如果不生病,中国队是否可以走得更远?未必,非凡重新加入后,中国队仍然在争夺第五名的比赛中输给了波兰。这样的一传体系,能不崩溃就恨难得了。想要高质量的一传,把副攻手的战术球充分运用起来,不现实。

一传靠接应,进攻就只好依赖两位主攻手了。看这个进攻的统计,中国队60%的进攻都是由两位主攻手打的。副攻手中,毛均怡还能分担10%的进攻,另外一个位置更弱,孙雨晴和焦点加起来的贡献还不到毛毛的一半,基本可以忽略。两个主攻手打,和一个主攻加一个接应打,有区别吗?当然有!全靠主攻打,副攻和接应牵扯力不够,对方的拦网只需要往一边跑。所以尽管两位主攻手都有一定的实力,进攻成功率并不出色,被拦很多,技术粗糙失误也多,效率更不高。这样的进攻效率,完全不能够让中国队得到奖牌。

一传的问题,不能全怪主教练。国青的教练每年只负责训练两个月,基本功还要靠地方队的青训系统。国内的青训系统不但急功近利,还喜欢把只有进攻没有一传的队员培养成主攻手。

而同时进行的U23亚锦赛,另一支中国队采用双主攻接一传,接应专职进攻,打得合理得多。

另外看防守的统计,倪非凡仍然很好,场上副攻手以外的其他四名队员,加起来的贡献还不如倪非凡一个人,二传手的防守尤其差。前四名的球队,除了意大利,防守都大幅度领先中国队。进一步说明这批队员的技术粗糙。

在中国队员基本功不足、技术粗糙的同时,别人家可是飞速进步。复赛中的对手俄罗斯和意大利,速度之快、副攻运用的娴熟,都不像青年队,中国队跟她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日本在半决赛和决赛的两场五局大战中战胜了这两支球队,以全胜的战绩夺冠。看来这届日本队就是强,下个奥运周期,我们需要小心了。

(参加U20世青赛的中国青年女排队员孙燕)

不过,这届战绩糟糕的国青,受到的关注还高于以往。两年前,许璐瑶就参加过国家队的集训。去年底到今年初,毛均怡、车文涵、以及尚未在联赛中露面的孙燕,都参加了国家队的集训。至于刚刚出名的王艺竹,虽然没有参加过集训,但被列入了国家队世界联赛的大名单。

倪非凡就不用说了,今年随国家队征战了瑞士赛、世界联赛,在总决赛上大显身手,直到最后时刻才还给了国青。世青赛还没开始,7名首发队员中的6名就在国家队挂上了号。当年袁心玥和王云蕗也在世青赛前进入了国家队,但人家是世少赛冠军,MVP和最佳主攻手。这一批没有任何成绩的孩子,得到了国家队如此的青睐,真是幸福死了。

青年队的成绩不好,也未必没有人能打出来。2009年那支第10名的国青,出了丁霞、刘晓彤两名世界冠军加奥运冠军。这两人应该是在国少的米扬和陈丽怡被提拔到国家队后,才有机会进入国青的。出名晚,却赶上了郎平执教的白金时代。

这支球队,将来谁最能担起国家队的重任呢?首先当是倪非凡,这样的自由人,很多年才会出一个的,不出意外,在下个周期将成为国家队的主力自由人。毛均怡也很有意思,看她的背飞,速度不是很快,但力量和高度都足。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国家队之前把她改成了接应。但今年她在打接应的几场比赛中,位置改造的还并不是那么成功。国青最后还是让正牌的接应许璐瑶主打。看来如果改接应,还需时日的打磨。未来在河南队到底是打副攻还是接应,值得关注。

(参加U20世青赛的中国青年女排队员毛钧怡)

大家都知道郎平喜欢高二传,身高1米88的左手二传孙燕得到了破格的提拔。世青赛上,她的拦网排在球队中位于毛均怡之后并列第二,对得起身高。发球不错,防守差,传球离国家队的要求应该还差得远。至于三名边攻手,王艺竹进攻发球都好,像小一号的两年前的李盈莹,要看天津队是否能尽快地让她成为全面的攻手。许璐瑶需要在进攻上打得更聪明些。车文涵身高最出众,但回山东后,需要补的课更多。

还有一个问题,江苏和山东都是人才扎堆的地方;天津队要成绩,会请外援;这一批孩子,在未来的联赛中,能得到多少上场锻炼的机会,是个问题。江苏从来没有过人才输出,山东也很少。

(中国青年女排队员倪非凡荣获U20女排世青赛最佳自由人称号)

地方队和青训系统急功近利,由国家队来补基本功的状况,似乎看不到改善的迹象。郎平之所以对这一批年轻队员如此关注,应该也是要在自己东京奥运会后的退休之前,尽力为将来的中国女排做些工作。但为长久打算,排协应该采取措施,改善青训系统,促进人才的流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15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